第九十章四嫁的公主殿下(十七)(第1/2 頁)
(十七)
看看他的大皇子,雖然立儲的呼聲最高,但是也就是給紙糊的,沒個真本事。
韓國公那個老東西就不能抽出點時間好好教教他的外孫,還有貴妃,整天就知道勾心鬥角,把老大教成了什麼樣子。
陰謀詭計能做好儲君,能做好皇帝,讓大雍朝國泰民安嗎?
真是可惜,為什麼嫻安不是男兒身呢,皇上又一次嘆息道。
果不其然,在大朝會上,皇上拒絕了匈奴人和親的提議。雖然仍然有聲音在同意嫻安和親,但是被皇上和韓國公直接壓了下去。
提議讓默璃和親的都是些懼怕匈奴發動戰爭的老文臣,默璃真想問問這些人,你們見過什麼朝代和親就讓國家強大起來了,就制止了戰爭了?
這不過是飲鴆止渴,自欺欺人罷了。
匈奴人求親不成,憤然離去。在離開前更是揚言要率重兵攻打大雍朝,又讓那一群老臣有了唧唧歪歪的理由。
但是,那些將士,恨不得能夠一血前恥。
因為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匈奴騎兵驍勇善戰,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輸的像去年那樣慘。
在所有人都以為大戰即將要爆發的時候,匈奴那邊卻一片寂靜。
默璃可不會認為匈奴人想通了,或者是懼怕了大雍朝,只能說時機還未到。
冬季,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時候,是匈奴人最為彪悍的時候。生存的威脅,為了能夠活下去,有食物,有過冬的衣物,匈奴人會發揮出最大的本事去掠奪回這些。
所以,默璃敢肯定今年冬天,匈奴人一定會派出比往年更多的兵力去進犯大雍朝的邊境,一為掠奪物資,二為示威。
只要匈奴人再一次贏了今年冬天的這場仗,那麼第二次提出要求默璃和親,想必呼聲又會高很多。
所以,匈奴一定得輸,而她一定要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默璃一方面開始了對皇上的軟磨硬泡,另一方面開始跟著韓國公在軍隊中出入,增加一下存在感。
時不時的跟那些小將比一下武,交流一下戰術,畢竟她也被韓國公教導了這麼久。
這個時候的人還是很純樸的,雖然骨子裡看不起女人,但是一旦默璃拿實力征服了他們,也就不會再有那麼多的歪歪腸子。
對於默璃的這種樣子,皇上和韓國公其實都是不支援的,畢竟在這樣一個女子就應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的年代,默璃的做法就十分的驚世駭俗。
但是,默璃可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她知道若要領導一支軍隊取得戰役最後的勝利,那麼這隻軍隊就必須得信服她,否則其心各異,猶如一盤散沙,一擊必散。
就在默璃絞盡腦汁,想盡辦法的想要說服皇上同意他親自訓練一支隊伍,並且保證擊敗匈奴之後立即把兵權交回的時候,皇上突然毫無徵兆的想通了。
最令默璃驚詫的是,皇上不僅同意了她進入軍隊,並且還派了一小組夜使者從旁協助她。
夜使者這種存在,默璃在劇情中就是稍微知道一下而已,這可是專屬於,並且只效忠於皇上的一支暗衛。那皇上此舉所謂何意?
默璃試圖去看出皇上的不同,但是透過幾日的偷偷觀察來看,卻什麼都沒有發現,除了那越來越奇怪的眼神。
看不出個所以然,默璃也就不在糾結這個問題。兵開將擋,水來土掩就好了。
從那天起,默璃就真正的紮根于軍營了,再也沒有回過皇宮,而皇上也就像是忘了這個女兒一般,再沒有派人來檢視一二。
作為空降兵,所有人的心裡都會有些不服。而默璃也沒有想著給這些當兵的講道理,默璃知道這大雍朝計程車兵中有學問的只是少數,想要講道理不過是惘然。不是有句話是,秀才遇到兵,有禮說不清嗎?
於是,默璃採取的方法就是暴力,你不服氣,那就跟我打一場,軍隊這個地方用拳頭來說話。所以,這支軍隊裡一些聲名在外的人幾乎都跟默璃打了一場。
無一例外,默璃全勝,無一敗績。
這並不是說默璃的軟鞭甩的多麼靈活,而是她修煉海神決心法所積攢的靈氣,雖不能進入丹田,供他修煉。但是,一次次份遊走的經脈中,默璃的力量和速度都有十分明顯的提高。
默璃就是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法子把這些一個個桀驁不馴的漢子打怕了,開始服從她的命令。
敬畏強者,不僅是修真世界才會有的思想,在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