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第1/3 頁)
對於已經習慣在中世界中修煉的步清善來說,小世界中的靈氣太過微薄,雖他的體內自有五行小迴圈,可這一點只勉強夠他養傷,若想更近一步就難了。以他如今這樣,想要離開小世界是不能的。
不過,步清善相信宗門不會放棄他。他當然需要自救,但如果自救之路太過難走,總有一日宗門也會找到他的。對此,步清善並不如何擔心。只是,他不知道沈清上幾人都被捲去哪裡了。若他們還在景興中世界便罷了,若他們也被捲入了時空間隙,百足幾人的修為並不如妖皇,只怕是凶多吉少。
因有著如此種種的擔憂,再加上小貓的狀況並不好,步清善自然心中鬱結。
事到如今,竟然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步清善坐在二樓,點了一壺最好的茶後,便不做聲地聽著別人高談論闊。因著臨考在即,都城中多書生狂士,因此在公眾場合發表高見的人並不少。也是巧了,步清善選的是城中最好的一家酒樓,酒樓的後臺據說是朝中顯貴。若是發表“高見”時,正巧被貴人聽見了,這些書生便能一步登天了。
有人在歌功頌德,亦有人在針砭實事,步清善作為一個過客,並沒有把這些人說的話放在心上。他的注意力被坐在角落中的兩位書生吸引了。這兩位書生的口音有些古怪,官話說得並不算太好。
“……邊城不過才安穩幾日,京中就是一派歌舞昇平了。”
“慎言!”
“高兄,你且放心,這話只出我口,只入你耳,他們都是聽不到的。”
這兩位書生不同於一般的書生,竟然多少都習過一點武。他們的說話聲很輕,別人的確是聽不到的,但是步清善不一樣。作為一個修士,他耳聰目明,連兩裡開外一隻蚊子扇翅膀的聲音都聽得見。
在這兩位書生的話中,步清善了解到,他們的祖籍就在邊城。那裡和明國接壤。
明國是一個大國家,甄妙國不久前還只是明國的附屬小國,需要年年嚮明國上供。不過,在一年前,明國那位戰無不勝的老皇帝病了,退位成了太上皇,新掌權的小皇帝性子軟弱,朝堂就被幾位重臣把守住了。再加上明國國內又接連發生了好幾場天災,如今自顧不暇,於是甄妙國迅速獨立了。
甄妙國的朝堂其實也相當混亂,明明整體形勢不好,文臣還一再地打壓武臣。如今明國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但獅子就算是病了那也是獅子,文臣們卻偏偏看不到這一點,恨不得立刻把武將全部拉下馬。這兩位書生來自邊城,見過戰場,看待問題比那些紙上談兵的更為深刻,因此不免憂心忡忡。
再說這明國,明國建朝不過四十多年。前朝原叫泰朝。泰朝末年,藩王割據,一個好好的國家竟然被分割成了五個小國。其中一個小國中,藩王荒/淫/暴/政,便有人揭竿而起,直接把藩王幹掉了。然後,這位能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花了幾年時間把其餘四個小國全部滅了,一統天下,建立新朝。
這位能人便是明國的開國皇帝,也就是現在因病退位的太上皇。
這兩位書生雖然心中頗有見地,但他們到底不敢在公眾場合說出太多“與眾不同”的見解來。見他們轉了話題,步清善便起身離開了自己的座位。他抱著小貓就去了城中的一家較為有名的書坊。
小二收拾桌子的時候,便見步清善所點的茶水竟是一點都沒有動過。
“怪人……”小二見沒有人注意自己,便偷偷把那上好的茶水喝了。他牛嚼牡丹似的灌下去,竟然也品出了一兩分甘甜。小二砸了砸嘴,只覺得十兩銀子喝下肚,自己彷彿也變得金貴起來了。
步清善在書坊中找到了幾本講風土人情的書。不過,這些書大部分說的都是甄妙國內的事情,對明國提得很少。他便又獨自去了皇宮內的儲書閣,終於從近幾年的史書中窺得了一二分明國之事。
明國開國至今一共有三位皇帝。一位便是開國皇帝,一位便是現任的小皇帝,據說被重臣把持住了的那個。還有一位皇帝是被追封的,稱孝誠帝。孝誠帝是開國皇帝的長子,現任皇帝的哥哥。他出生才三天就死了,死後被追封為太子,等到開國皇帝退位,現任皇帝登基的時候,又被追封成皇帝。
這其實於理不合。但是,開國皇帝在追封長子為純榮太子的時候,就直接又下了一道聖旨,言明等他退位後,新皇登基時必須追封純榮太子為皇帝。那個時候,開國皇帝正處在他權勢的頂峰,就算是於理不合,又有誰敢出言辯駁呢?更何況,當時的皇后,現在的太后,也是一心希望長子封帝的。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