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奧雲宮”是供奉奧雲大神的地方。西戎各族均信奉奧雲大神,族中有專門侍奉大神的人。他們住在“奧雲宮”裡,代代傳承,據說能先知通靈,為族人祈福祛災。早些年,“奧雲宮”影響極大,各族首領都會定期前去祭祀祈禱,問難求卜。
自從內遷以來,與夏朝通商往來,中土文化薰染日深,各族從上到下都不像從前那麼重視祭祀了。到符楊手上,統一西戎各部,又有意學習錦夏典制,原始部落文明向封建文明飛速發展,奧雲大神基本退出了統治階層的政治生活。“奧雲宮”也遷到枚裡綠洲靈恝聖山之巔,漸漸變成大師們隱居清修的地方。除了偶爾有人前去求醫問藥,與凡塵俗務幾乎沒了瓜葛。
聽到二王子的建議,在場諸人都愣了一下。想一想,又覺得似乎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建議了。西戎大臣們紛紛點頭。不管哪朝哪代,開國登基這等大事,歷來都是要向神明問卜的。西戎遊牧文明起步晚,天文曆法從來照搬夏朝,所謂黃道吉日也由夏人推算。現在二王子提出就國號問題請教一下奧雲大神座下先知烏霍大師,人人心裡不由得想:早該如此。自己族中的神,感情上到底親近些,覺得比夏人的神更可靠。
莫思予心中暗讚一聲:“高啊!虧他想得出來。”
在老莫眼裡,那什麼“奧雲大神”,也就是西戎各族流行的一種古老原生宗教,理念十分模糊,沒有嚴格的信仰,也談不上嚴密的組織。和中土大地玄門釋宗壓根兒沒法比,更別說像聖門那樣取得無冕之王的地位了。不過也因為如此,對政權影響有限。他向來沒把這位大神放在心上。可是這個微妙時刻被二殿下提及,居然成了不動聲色拉攏人心的高招。
在西戎這麼多年,“奧雲宮”的理念也聽說不少。總的來講,他們崇尚自然神力,相信萬物有靈,主張天人合一。那位烏霍大師雖然沒打過交道,卻知道他不僅熟知西戎史傳,也通曉夏文。錦妃死後,當初符亦帶回來的那批錦夏典籍無人保管,就送到了“奧雲宮”中,由他收藏。
也許……問問他,反而能幫自己的忙。於是也點點頭。
登基典禮前夕,快馬帶回了烏霍大師的回話。
大師說:靈恝山上的點地梅,不管種子落在什麼地方,總能撐開石縫頂開石塊生根發芽;奧雲宮前的龍膽草,不管遭遇多麼嚴酷的寒冬,總能在第二年春天開得更豔更好。而山顛聖石已經被風雨侵蝕出無數洞窟;宮中金瓶也因為日日摩挲而鏤雕模糊。由此可知,不論多麼堅硬的金石,終將在歲月中漸漸磨損;不論多麼柔弱的草木,也會於枯榮裡生生不息……
永乾元年十月二十六,太祖符楊於順京登基稱帝,立國號為華榮。
第〇三六章 人情難卻
西錦天佑六年(華榮永乾三年),剛過正月十五,西京城東北角仁壽坊里正就帶著幾個戶長隨從,開始挨家挨戶收取本年的丁賦;同時確認坊內本年成丁男孩名單,預備報給上頭作為徵兵依據。
走到花橋巷盡頭,一戶人家砌了矮牆把偏院隔斷變作兩戶。戶長指著大門道:“那是錦院修官王葆的宅子,他老婆是錦院的織工。只有兩個女兒,也在錦院當女徒。”酸溜溜的笑,“一家子掙錢,還嫌不足,又把院子隔出來賺外鄉人的銀子。”
大量難民進入蜀州,有點家財的,或不願去偏僻地方開荒的,都湧入幾個大城市,西京更是首選。房地產行情一路狂飆,本地人但凡家裡有三兩間空房,紛紛騰出來租賃掙錢。而錦院乃是負責蜀錦織造的衙門,由於宮中喜好,上下追捧,待遇相當不錯。修官雖然只是低階管理者,薪俸養家也綽綽有餘。王葆一家外頭掙一份,房租幹賺一份,家底頗為殷實,所以那戶長會這樣講。
又指著偏院的門道:“租住的是從越州來的兄妹三人,姓李,兄長是個士子。去年春天從城北搬過來的。”
里正問:“有保人沒有?”
“有。是“富文堂”的邢掌櫃。”
“那就好。”里正點點頭。
蜀州本地人,叫做“本籍”,外鄉難民,稱為“寓籍”。里正戶長都是由官府選出的本籍良民,屬基層行政管理人員。對他們來說,“寓籍”居民流動性大,不安定因素多,是管理的難點和重點。如果寓籍之人能找到本籍人士作保,穩定性自然大大增加,有利於構建西京和諧社會。
戶長又道:“他家老二是男孩,今年該十五了。”
“兄長既是士子,這老二應試沒有?”
“得問問。”
——男子十五成丁,按律當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