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有興奮,也有恐慌(第1/2 頁)
80年代的時候,人跟人之間還沒有多大的財富差距,街坊鄰里經常串門子,有時候天黑了,覺得回去太麻煩或者聊得太盡興了就住下來睡一晚也是常有的事情。
遠親不如近鄰,在這個時代體現得淋漓盡致。
要說這個年代的人怕什麼。
姚夏想,那應該是怕寂寞。
80年代,電視機才剛開始流行,家裡面最多的是收音機用來接收外界的資訊,交通也沒有後來那麼便利,人跟人就是集中在一個地方,可以生活很久。
娛樂方式的匱乏,導致人真的很怕寂寞,像姚夏回到冷冰冰的招待所裡面,大冬天的蓋著一床冰冷的被子,再看看外面清冷的月光,就覺得跟現在的此情此景完全是兩個世界。
徐雲貴家中傳出陣陣歡聲笑語,尤其是四個年輕姑娘混在一起,有著說不完的話。
中間的大鐵爐子散發著溫暖,將空氣加熱,乾燥而溫暖的風吹拂著人們的臉龐,在上面蒸烤出一片通紅。
姚夏低頭吃自己的瓜子,覺得這種其樂融融比20年的高科技時代還要讓人舒服。
“姚夏,你這頭髮是不是該理了呀?”周語冰一句話將姚夏拉回到了現實當中。
“為什麼?”姚夏用手摸了摸,覺得還不是很長。
“再過一個月就不能理髮了。正月理髮會死舅舅的,不吉利。”徐清華在旁邊說。
“誰知道他有沒有舅舅?不過我也覺得,男生理短髮好看一點,更陽光。”大姐徐清瓊說。
周語潔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話都被你們說完了,我說什麼?
“這都是迷信。”姚夏嘟囔了一句,他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一輩子只佩服爺爺毛。
這些東西姚夏從來都是不信不信百無禁忌的。
誰說我沒有舅舅?
我好像還真的有個舅。
……
姚夏的大舅,也就是徐雲貴的大兒子徐清民,從小就是個叛逆,按照貴州當地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小子【鼓】得很,或者說【苗子兒】。
從小就跟人打架,而且還是孩子頭,因為身上有北方山東人的血統,徐清民打小就比別人高一個腦袋,什麼用彈弓打鳥窩,跟人捅馬蜂窩,鞭炮炸糞池,偷人家地裡面的菜,爬樹摘野果的事情都沒少幹。
還經常帶著兩個妹妹去欺負別人家的孩子,有一次直接用大便糊了人家一臉。
每次做完這些惡劣事,貴州土話叫做【啞劣得很】,他回家都要被徐雲貴給打一頓,打完以後一點兒記性都沒有,下次還犯。
長到十幾歲的時候他這個大舅就不聽父母的話了,自己的人生特別有主見,後來恢復高考以後,81年考到外地學醫,也算是為人民做貢獻。
這年頭學西醫其實挺苦的,一去就是四五年,現在也不知道情況如何,就是不回家。
正想著這茬兒,外面傳來敲門聲。
接著進來一個穿著大花襖的姑娘,大概有20多歲的樣子,手裡面拎著兩掛香腸。
這人姚夏看了一眼,特別眼熟。
“香梅姐。”旁邊徐清華噌的一下站起來,迎了出去。
姚夏這才想了起來,原來是陳香梅陳阿姨,這人前世跟自己家不對付,徐清華沒少跟她吵架,怎麼看現在這個狀況幾個人好像關係還挺好?
“徐叔叔,易娘,我們家晾了些香腸,我媽喊我給你們送一些。”
“哎呀,這麼客氣。”姚夏的外婆,易珍鳳趕緊接過來,邀請陳香梅坐下。
屋子裡面的人互相都認識,畢竟安南是個小地方,大家打了一圈招呼,姚夏也被介紹到,然後各自坐好。
看到香腸臘肉什麼的,就說明是真的到年底了。
貴州的香腸真的是一絕,用的是自己養的土家豬肉,肥瘦參半,然後加上鹽,花椒粉,辣椒,麻辣鮮,十三香,胡椒粉……。
這個是大眾口味,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重輕放辣椒和花椒。
再加點白酒42度或者更高度數攪拌均勻後,放置一天。
這個時候其實就已經非常好吃了,沒灌腸之前,放在炭火上面烤,比xj烤肉串兒還要香。
然後將這些肉灌腸,如果遇到裡面有空氣的情況,就要拿針去刺破裡面的泡泡,姚夏小時候特別喜歡給他媽打下手,刺灌腸的那些氣泡的時候,就會發出氣聲,比後來捏泡泡板還要解壓。
把它掛起來,外面用東西圍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