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義不容辭(第2/2 頁)
年代初,國家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一段時間,國門逐漸開放,國外各種從未見過的東西蜂擁而至,對年輕人影響最深的時尚裝束有三種東西:蛤蟆鏡、大鬢角、喇叭褲。
其中喇叭褲影響範圍最深、最廣,以至於城鎮小青年對喇叭褲趨之若鶩,都為有一條喇叭褲為榮。
在中國大陸喇叭褲流行的緣由是有其特殊性和偶然性的,特殊性是指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審美觀受到衝擊,那些與以前不一樣的服飾不容易被人接受,脫離了人們普遍認可的服飾就認為是奇裝異服。
偶然性是指當時被人們喜愛的電影中出現了大明星穿喇叭褲的影像,大明星的著裝被年輕人追捧,如果這些明星穿別的什麼款式,這些款式的衣服也會流行起來。
當時風靡中國的有兩部rb電影。
一部是《望鄉》,女主角慄原小卷面容清秀、氣質高雅,一條白色的喇叭褲讓她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女神,讓無數少女爭先模仿。
另一部是《追捕》,片中警長矢村的墨鏡、鬢角和一條上窄下寬的喇叭褲,成為無數男青年效仿的目標。當時這兩部電影放映時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也不算誇張。
女孩子們對喇叭褲的要求有幾點:
褲口越寬越好,而且還要能一直拖到地上,能掃地的才行,轉起來嗖嗖的,跟電風扇似的,就覺得特別的時髦。
現在周語冰穿的喇叭褲看起來褲腳還沒有那麼長那麼寬,也不算特別明顯。
這些東西都是先在大城市當中流行起來,再慢慢傳到其他的地方,相比起其他城市來說,現在的安南縣小縣城還保守的很。
好多家長都覺得喇叭褲跟不正經是掛鉤的,幾乎等同於傷風敗俗,女流氓。
“你不怕媽罵你?”周語潔問到。
“不怕,我回家就換了。你不要跟媽說哈。”周語冰囑咐到。
周語潔眨巴著眼睛,沒有說話。
……
“謝謝了,非常感謝。”
姚夏將大母雞送回去的時候,徐清華抱著他遞過來的母雞,感動得不行。
姚夏看著年輕時候的母親,心裡面五味雜陳,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找回來了?”
就在這時,從屋子裡面走出來一個頭發花白的中年男人。
男人的頭髮整齊地向後梳起來,是標準的偉人頭,身上穿著一件黑色的中山裝,嗓門很大聲音洪亮,加上一米八的身高和具有特點的山東口音。
姚夏一聽就知道是自己的外公,也就是徐清華的父親徐雲貴。
“小夥砸,俺要感謝你呀,乃叫麼名字?”
嘖嘖,這味道,姚夏聽起來覺得可太親切了。
姚夏的外公在很早以前就得了老年痴呆,他上大學的時候突發腦梗去世了,現在能見到一個活的而且還這麼年輕的外公,心裡面說不出來的五味雜陳。
“外……”姚夏咳嗽一聲,回應到,“叔叔,我叫姚夏。”
要是被老徐知道自己叫外公叔叔,屁股都給你開啟花。
可現在是1986年。
“好銀,留下來吃頓飯不嘛?”徐雲貴客氣到。
“好。”姚夏認真的點點頭。
嗯?
幾個人齊齊一愣,似乎沒有想到本來一句客套話而已,居然遇到了一個這麼實心眼兒的男人。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