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國策之評(第1/2 頁)
凌霄殿內議論聲此起彼伏。
王知秋見楊罡如此輕易調動起了眾人的情緒,不由暗道不妙。
待殿內聲音稍小。
楊罡才出聲道:“不,你們都錯了。”
眾人聞言紛紛為之愕然。
錯了?
他們錯哪了?
“唉~~~”
楊罡望向凌霄殿外的京城盛景,負手而立,語氣唏噓地道:“無論勇武之師、鐵血之師、無敵之師,都沒錯。但也都錯了。”
“這裡每一個稱號,都是我們大周將士們用汗水與鮮血換來的,所以都沒錯。然,當其時,用其兵。並不是一味的勇武、鐵血,才可鑄就一支無敵之師。”
“司法天神此言何意?”
兵部尚書聞言,上前一步發問道。
楊罡的話說得很清楚,但他們依然不明白他的意思。
“我曾聽過一句話,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上古聖賢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楊罡轉過頭來,神色十分嚴肅,“唯有從內心深處戰勝敵人,瓦解其抵抗的意志,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才是一支真正的無敵之師、仁德之師。”
“如此,才能兵鋒所向,天下歸順。”
“各位現在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眾人細細品味楊罡話中的道理,不由心頭一震。
“攻心為上,上兵伐謀?”
“仁德之師?”
“好簡單,好深奧的道理!”
“如今金玉良緣,乃有上古聖賢之風,直指道理本質!楊君,我服了!”兵部尚書深深向楊罡施了一禮,一副學生受教的模樣。
“嗯。”
楊罡緩緩頷首,繼續說道:“如各位所言,我大周有剷平九幽之力,既然如此,又何懼權力分潤?難道將來九幽還能依次站在我大周頭上作威作福不成?”
“便是九幽三分,以我大周的實力,將來在九幽之內依然掌控主導之力。而佛門與九幽,永遠只能是附屬。”
“既然九幽已無威脅,我大周身為仁義之師,既已定下三分九幽之議,又怎能背信棄義讓各方勢力恥笑?”
“諸位再想想,我大周有剷平九幽之力,但有剷平三界所有勢力的能力嗎?”
“或許有。”
“但是,那又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你們……能告訴我嗎?”楊罡的目光掃過全場,一時間,竟無一人敢與他對視。
許久。
兵部尚書深吸一口氣,敬服地道:“司法天神所言極是。我大周既已展露獠牙,如今之策,應當以仁德為主。一個仁德寬宏的大周仙朝,與一個背信棄義的大周仙朝,不可同論。”
“大周的目標是一統三界,建立永恆不墜的無上仙朝。若行此策,將來面對的阻力勢必減小無數倍。”
“楊君此論,當為國策啊!”
說罷。
他再度深深行了一禮,對楊罡敬佩之極。
國策。
此言一出,頓時在凌霄殿內引起軒然大波。
眾人覺得楊罡的話確實十分有道理。
但這樣的評價,未免也太高了一點!
“稟陛下。”
兵部尚書卻沒管周圍的聲音,轉身對聖君行禮,彷佛成了楊罡言論下的腦殘粉,激動地道:“臣,附議司法天神楊罡九幽三分之論。大周若行此策,將來何愁三界各方勢力不歸順?”
“一策抵萬兵,楊君此言為我大周減少了無數損耗啊!”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一時間許多人都站了出來,為楊罡的言論背書。
群情激盪,氣氛昂揚。
八部的三位神君頓時露出笑意。最早聽到這樣言論的可是他們,第一個支援的也是他們。如果此策今後成為大周國策,他們三人也與有榮焉。
對他們這些修行到近乎頂尖的仙神而言,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名聲,比一時的利益更動人心絃。
“好!”
聖君忽然出聲,嚇了眾人一跳。
只見他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第一次從寶座上站起身,目光直視楊罡,“楊君之言,確有聖賢之風,無怪乎青雲山諸聖將你視之為道友。”
道友者,同道之人。
聖君的話等同於告訴世人,司法天神楊罡,早已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