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忘責(第1/3 頁)
(《帝國的朝陽》昨天已經完本了,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與厚愛,今天《鐵血宏圖》三更,期待與大家的繼續同行,再次拜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與厚愛。您的每一個定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你看我這裡兵強馬壯否?”
“大都督麾下自是兵強馬壯!”
“你看我這裡百姓安居樂業否?”
“大都督治下自是安居樂業!”
“你看我與天國是否為之同道?”
……
面對孫茂林的遊說,朱宜鋒卻接連用了三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但這總是似乎有那麼點像是在說三國。前兩個問題,孫茂林尚且還能回答,但是第三個問題,他卻怎麼也答不出來。
“你看我與天國是否為之同道?”
若是說做為說客的話,孫茂林自然會說動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去說道一些事情,去說道著兩者之間實為同道,可這個時候,他卻不願意說這番違心之言,因為他非常清楚,武昌與天京絕非同道。
甚至在孫茂林看來,這太平軍甚至有那麼些“歪門邪道”。猶豫之間,孫茂林突然笑出聲來,一番大笑之後,他看著朱宜鋒說道。
“兵強馬壯者自是大都督,安居樂業者自然也是大都督,雖大都督與天國並非同道,可敢問大都督……”
話聲微微一頓,盯著朱宜鋒,孫茂林又繼續說道。
“當年朱洪武與紅巾是為同道否?”
……
朱洪武與紅巾是為同道?
是!
可當真是同道嗎?
這會反倒是輪到朱宜鋒變成了啞巴,當真是同道嗎?
顯然不是!
可……你孫茂林身為太平天國的“天使”,奉是的東王之命來遊說我的,現在你這般說話,又是什麼意思?
見大都督看著自己的目光越發複雜,孫茂林卻深吸一口氣說道。
“大都督怕是在想,孫某為何會出此言?”
笑而不語的看著孫茂林,朱宜鋒只等著對方的解釋。
“自拜上帝教起於金田以來,洪氏言必稱“除清妖、滅孔妖”,沿途所至更是搗佛寺、毀孔廟,焚典籍,如果種種焉能得以天下,雖是憑一時兵威,得以半壁江山,又能如何,然古話有云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睜大眼睛朱宜鋒簡真不敢相信這話是從孫茂林的眼中,這位“天使”到底是來遊說自己的,還是來拆太平天國臺的。
拆臺拆到這種地步,也屬罕見了。
這人,有點意思!
怎麼會說出這番話來,實際上孫茂林是在賭,賭眼前的朱宜鋒絕不會為天國所用,賭其絕非天國“同道”,當然從方才的接觸之中,他已經確定了對方絕不可能是天國同道。
人總需要抓住機會!
就像當初於武昌為太平軍所掠一般,他孫茂林抓住了機會,從一小小書吏,一躍而入東王幕,現在他所需要就是趁著世人意識到這位大漢大都督的“能奈”之前,搶先投靠,畢竟現在這滿清朝廷已經盡顯衰勢,而太平軍其勢雖勃,但既便是不聞其內部諸王紛爭,便就是定都天京後的“窮奢極欲”,在孫茂林看來,其便已經失去了奪天下的潛力。
而相比之下,眼前這位大都督在奪得黃州後,一路穩紮穩打,看似只把握半個湖北,可卻能化湖北錢糧為已用,單憑這一點,其眼光便絕非天京的那些“泥腿子”所能相比,也正因如此,他才會說出這番話來。
“……然雖是如此,可今日之勢,又以天國勢大,尤自其奪以江寧,掌以江南半壁之後,天國更為清廷之眼中釘、肉中刺,正可謂是樹大招風,恰如當年劉福通之等人之紅巾,而反觀朱洪武,奉行徽州謀士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策略,從而擴張自身之實力,正謂是九字國策定大明三百年江山!”
“九字國策定江山!”
略微點點頭,朱宜鋒看著侃侃而談的孫茂林,尋思著他說這番話的意思,同時又笑著提醒道。
“成裕兄,你可是天國之使!”
笑看著拆天國臺的孫茂林,朱宜鋒適時的提醒道。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在這一句和衣而臥之後,孫茂林又毫不謙讓的說道:
“想我孫茂林,自幼也算是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