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1/3 頁)
(國慶節居然不放假……淚流了!不過無語還是會努力碼字加更的!十一加更不斷,雙倍月票,大大們手裡的月票,到時候還請投給鐵血。拜謝!您的每一個定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寒露已至,天氣由涼轉寒,天短夜長,雖說天已放明,可天地卻依然隱沒在灰濛濛的霧海里,那長江以及江畔的武昌、漢陽、漢口三地,皆被濃霧籠罩著。這個早晨顯得有些陰沉沉。
儘管天色是如此晦暗,但此時的街頭上,還是照例擠滿了行人。
尚不到一年,這曾經盡為兵火所焚的武昌城便恢復了往日的繁華,這曾經空蕩蕩的、放眼望去盡是焚墟的城市,此時已經完全變了個模樣,街巷相比過去更為寬敞、屋宇更為氣派不說,甚至就連這城內外的百姓亦達二十餘萬,以此下去,想來不出明年,這武昌便能恢復往日的五十萬人口時的熱鬧與繁華。
“賣報,賣報!《中華日報》……”
赤腳的報童,在霧氣裡邊跑邊喊著,無論賣報的報童亦或是這報紙,都是武昌特有之物,這《中華日報》更是於半月前方才創刊,於尋常百姓而言,這報紙是其瞭解督府時事的最好渠道,而於督府而言,這報紙卻是其啟蒙思想之物。
“看中國往何處去?……看楚湘士子爭辯滿酋可以不是中國之人……”
賣報聲裡,忽然喊出這麼一句話來。
“看湘省煽動民變之士子昨日執行槍決!看審理司主事暢言——法必責眾,法不開恩!”
這報紙是新鮮的,甚至就連那印報用機器——西洋的輪印機,亦是極為新鮮之物。
在川流不息的人海里,一個匆忙走著的青年,忽然聽到“法必責眾、法不開恩!”的叫喊聲,當他轉過頭來看時,報童已經不見了,只是在人叢中傳來漸遠漸弱的喊聲:
“快看督府律令,一官員乘轎,罷以官職……”
這個匆忙走著的青年,便是朝著那報館走去。不過今天,此時他並沒有穿馬褂,而是穿著一身乾乾淨淨的藍布漢式儒裝,雖說他從未曾考得功名,不過是三十幾歲的童生,但卻一直以讀書人自居。
亦正因如此,他才會悄然蓄起發來,實際上,儘管督府要求剪辮子,但另一方面卻又不禁大家蓄髮待長長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就像那衣衫一般,在督府之中那定製的官袍便是一樣的漢式。這多少總是減少了剪辮子給人們事來的衝擊。
在的眉下,深嵌著一對直視一切的眼睛。聽了報童的喊聲,他的眉頭微微聚縮了一下,更加放快腳步,很快他便走到了報社,就在他將要進報社的時候,卻聽著附近傳來一聲驚喜的喊聲。
“懷仁!”
聽著有人喊自己的字,趙鳳勤回頭看去,只見到一位同樣穿著漢式儒袍的青年,正滿面歡喜的看著他,這人不過二十來歲,他是……瞧著相貌似乎有點兒熟悉,只是一時記不起來。
“懷仁兄,趙懷仁!”
對於剛來到書報館,正尋思著怎麼進去的李觀森,眼見著熟人便滿面喜色的走過去,待走近了又衝其施了一禮道。
“可曾記得小弟,李觀森!你我曾於嶽麓山下客棧彼鄰而居……”
仔細一瞧可不是嘛!
當年為求名師指點,他曾特意去長沙尋求名師指點,與那嶽麓書院下的客棧中,曾與眼前這人作了數月的鄰居,李觀森,李次山!
“次山老弟,你這是?”
終於想起眼前這人是何許人也的趙鳳勤連忙還個禮。
“實話不瞞老兄,小弟此次來此,本欲考工部學堂,可未曾這算術一關未曾透過,只得返鄉再行苦讀了!”
所謂的工部學堂,是在習之墨出任工部主事之後,於武昌創辦的一所旨在培養基礎工程師的學堂,畢竟現在官營的十幾座工廠都需要能幹活、會幹活且又懂得機器的技術人員,不過因為掛著個“工部”的名義,倒是讓不少人浮想聯翩起來,以為畢業後可進工部。
而李觀森正是這浮想聯翩中的眾人之一,不過待到考試的時候,他才發現,這工部學堂對文章要求不高,反倒是對算術要求極為嚴格,正因如此,他才會在初考時便被刷了下來,對於好不容易來一次武昌的他來說,自然希望在返回湖南家鄉之前,於此見一見世面。
“你我一別數年,不知懷仁兄現在於何處高就,可是於此書報館中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