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危機(第1/2 頁)
(十一加更不斷,雙倍月票,大大們手裡的月票,到時候還請投給鐵血。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一張白紙好作圖!
話雖這麼說,但是當這張白紙上一切全無的時候,甚至就連同那杆畫筆、墨水,以至於白紙都要另行準備,甚至需要制筆、制墨以供作畫時,那麼一開展起來總沒有那般容易。
辦學堂,辦新軍,辦工廠,千頭萬縷一切從零開始,篳路藍縷,千里之路始於足下,一切慢慢開始,總能見著實效。但凡有所興作,第一步便是籌措資金。到處需要錢,辦學堂育才需要錢,軍隊擴充需要錢,建廠房、購機器、引洋員同樣也需要錢。
幾乎是從朱宜鋒於這武昌開始謀劃著這個事業的時候,到處都向督府伸手要銀子。儘管千方百計的籌措資金,甚至同太平軍貿易,售以米糧、軍火等物資,並收購生絲、茶葉等販往外洋,但花錢依然是流水,以至於這府庫幾乎從未曾充裕過。
而隨著年底將至“銀錢”這兩字,更是令朱宜鋒越發的焦急起,讓他為之憂慮——沒錢了!府庫之中現在存在不過只有十五萬兩,瞧著是不少,可花錢的地方卻更多。
且不說武昌以及大冶等地工地上的工人工錢需要結算,就是這府中的官員、漢軍官兵的薪餉亦需要給付,嗯,更重要的還有購自國外的機器,眼瞧著也要結算。但現在距離夏稅仍有半年之久,府中每月最大的收入也就是鹽稅,至於商稅,不過僅能勉強維持地方。
錢從那裡來?
又一次“銀錢短缺”的重荷,壓得朱宜鋒透不過氣來,在來武昌的時候,他曾經有二百萬兩私房錢,而現在卻只剩下不到幾萬兩。這會他甚至想象著自己能有點鐵成金之術:頃刻之間,他的面前便可出現金山銀山。他甚至幻想過,能在哪一處施工現場,突然發現前人埋在地下的金窖銀庫。
當然難免的也曾想象過的,那總計只出現兩次人工智慧再一次出現,幫助他解決資金危機,且不說給他金山銀海,但是給個幾百萬兩銀子也行。
當然,這都是不可能的事。
懷著對滿腔富國強兵之念的朱宜鋒來說,從哪裡去獲得眼下所急需的大筆資金呢?這已經成為擺在他面前最大的難題!
錢、錢!
這一天,陳端又一次來到督府,這一陣子他倒是幾次憑著一番實績露臉,別的不說,單就是憑著制定工裝,便使得他大有嶄露頭角的勢頭。甚至連工部主事那位正在大冶操辦著鐵廠平地,鐵礦以及煤礦開採的習之墨風頭也為其所蓋過。
在彙報完有關繅絲廠的建設之後,瞧著面帶愁容的大都督說到:
“卑職知大都督近來為資金一事苦惱,願向都督獻一奇策,可立解燃眉之急。”
朱宜鋒頗為疑惑地望著這個身才瘦削的陳端,他是從黃州出來的老人,是林冶平推薦之人,於工部倒也是任勞任怨,難道他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見他一臉正經,不像說笑話的樣子,一時倒也弄不清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不過對於臣下的主意,朱宜鋒自然是不會拒絕,於是便似笑非笑地說道到。
“你有辦法可立刻籌集一筆銀錢來?”
現在府裡所需要可不是幾千、幾萬兩銀子,而是幾十甚至幾百萬兩銀子,憑著自己超出百年的見識,都想不出來法子,你還能有什麼法子不行?把所有開源的法子都想了一遍,卻依然苦於沒有既刻見效的辦法,他現在反倒是好奇起陳端能有什麼辦法
“是的,大都督!”
陳端點點頭說道。
“若是採行此策,臣保證不出兩個月,督府可得五十萬兩銀子,半年光景,府中至可得一百五十萬兩銀子!”
聽他這麼一說,朱宜鋒便隨口說道。
“你是想去借錢?”
借錢!
朱宜鋒不是沒考慮過,但是這個錢問誰借?沒有現代化的銀行談什麼融資?向上海的外國銀行借?一共就那麼幾家銀行,甚至還有一家是自己辦的,那些銀行能借出來十幾萬兩銀子就算不錯了。
陳端又搖搖頭。
“不是借。借錢利息不低,何況也借不到這麼多。”
“哦?”
朱宜鋒盯著陳端的眼睛,頗感興趣的說道。
“莫非你是想去學梁山泊的草寇,打劫生辰綱?”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