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看世界(第2/2 頁)
著那位徐大人的下落,不過幾日後,那擔心卻變成了恐懼。
像是窺得什麼秘密似的恐懼,成日裡所憂心的就是,那位“巡撫大人”會不會派人來滅他的口,畢竟他是唯一一個知曉那位罷官的徐大人最後失蹤是受其之邀。
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不過五六日後,那驛站上登計的勘合與其有關的內容便便主動篡改了,似乎那位徐大人從未曾來到這小小的驛站裡,他也未曾接待過什麼徐大人,畢竟不少被罷官的官員為了面子,往往會住於民棧,誰又會在這驛站受盡人間冷暖不是。
儘管海上看似風平浪靜,但正於海上航行的飛剪船的艦艏卻似一把利刃似的劃開這平靜海面,此時“聖安德烈號”已經在海上航行了近一個月,已經駛過了爪哇,進入了印度洋,與任何一艘運茶船一樣,它將會直接駛過好望角,以期儘快抵達英國,畢竟每早到英國一天,這船上的茶葉便能多賣上一個便士,看似不多,可若是以船上的茶葉來算,這一船茶葉能多賣上萬英鎊,這甚至能夠買下半艘“聖安德烈號”飛剪船,畢竟其造價尚不到英鎊。
此時,因為時已入夜,這艘船上除了水手之外,其它的乘客大都已經進入睡夢中,
置身於艙室內,放下手中的茶杯之餘,徐繼畲又一次將視線投向面前的王子川,他是那群少年人的監督,在某種程度來說,他同樣也對自己負有監管之責,不過讓徐繼畲頗為受用的是其對自己一直極為尊重,就像是兩人同住的艙室一般,因為只有一張床的關係,所以他終日如那些水手一般睡於吊床上。
從一個半月前,與京城外的驛站中與家僕一同被綁架,然後一路顛簸於長江口外被送上這艘洋船,徐繼畲現在已經接受了被“綁票”的現實,實際上對於經歷了人生起伏的他來說,從一開始,發現自己被綁票,到意識到自己將行往外洋時,他非但接受了這個命運,甚至還對接下來的西洋之行,充滿了期待。
也正因如此,才會利用在船上的時間學習英語,準備待到英國的時候,好好看一看那十幾年前曾打敗大清國的英吉利到底是什麼模樣。
“涵林,你也曾讀過聖賢書,論及才學,自可求之功名,為何非要為逆賊所用?”
將手中的茶杯放下,王子川便陷入了沉默之中,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此次之所以出洋,是受李文秀神父所請,而李文秀神父則是受那位大都督的邀請,作為留學生監督的其它三人,與他一樣都是教徒。
為何沒有拒絕神父的請求?實際上與那些自以為懷才不遇,進而投身義軍的讀書人不同,對於家中有著六十餘良田的李文秀來說,他的生活雖不算富足但卻是衣食無憂,更沒有尋常讀書人的懷才不遇之感,可為什麼仍然會接受神父的請求呢?
“其實,在下並非是為朱大都督效命,在之所以受李神父所邀,全是隻是因為……”
思索片刻後,王子川開口說道。
“嗯,我想看一看西洋!……”
說到這裡,王子川的話聲微微一頓,視線投向的艙壁,突然展顏一笑,笑說道。
“世界那麼大,我也想去看上一看!”
是的,這正是王子川之所以接受李神父的請求,離開妻子,帶著兒子一同來去西洋的原因,他想看一看這西洋,看一看這世界。
心底這般想著,他朝著吊床上已經睡沉的兒子看,然後認真的說道。
“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模樣?我並不知道,可我希望將來,義鳴不至於如我一般,不知世界為何物,更不知西洋為何,松龕先生,您著之以《瀛寰志略》之意不正在於此嗎?始見《瀛寰志略》、地球圖,知萬國之故,地球之理。難道您就不想親眼看一看這西洋,知西洋之事嗎?”
王子川的反問讓徐繼畲整個人不由的一愣,這不正是自己心中所想嗎?心神被擾亂的他,視線不由的投向了艙壁。
“求知識於世界!”
艙壁上懸掛的這副字,這便是那位所謂的大都督寫的字嗎?筆力一般,這位所謂的“義軍大都督”應該是年歲極輕。
求知識於世界!
到底是什麼樣的魄力讓那位大都督寫出了這樣的一句話來?此時,徐繼畲反倒是迷惑了,同樣也對那位未曾謀面的,卻著人將他綁架的大都督越發的好奇起來,而不僅僅只是好奇對方綁架自己,卻徑直把自己送往洋船上的用意,更好奇那個人來,好奇著他其與其它人到底有何不同之處!(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