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機遇(第2/2 頁)
此時於車廂中所最有趣者莫如看田內鄉民……盡皆面對鐵路駐足而呆視也。或有老婦扶杖而張口延望者,或有少年荷鋤而痴立者,或有弱女子觀之而喜笑者,至於小孩或懼怯而依於長老前者,僅見數處則或牽牛驚看似作逃避之狀者。然究未有一人不面帶喜色也。
左手端著茶杯,右手用去用杯蓋浮去茶麵上的茶葉,李子淵並沒有說話,他只是看著面前的訪客,這兩位客人突然的到訪出乎他的意料,同樣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沒有想到,他們的反應會這麼的迅速。
“大人今日築成之鐵路時為廣州百年未有之盛世,一點百年之後我廣州之人提及廣州鐵路也必感大人之恩德!”
畢恭畢敬的坐巡撫大人的面前,伍崇曜的每一句話都是反覆斟酌之後方才說出,雖說他知道現在官府拿不出銀子修建從廣州至武昌的鐵路,但是官府,準確的來說是督府想要修這條鐵路,從而以鐵路連通南北。
官府想修這條路,他伍崇曜同樣想修,在他看來這鐵路正是把廣州重新活起來的根本。但是如果表現的過於急切的話,他擔心會付出更多的代價。多年來和官府打交道的經驗告訴他,這件事必須要謹慎應對。
“這修鐵路不是我李子淵的功勞!本官在武昌的時候,曾得漢督訓示!”
話時李子淵雙手抱拳略向北指,語氣極為恭敬。
“方今之世欲強國者,必先修一鐵路!”
儘管並不知道為什麼鐵路對於一個國家那麼重要,但是李子淵最大的優點就是對漢督的“盲從”,實際上這也是大多數官員的特點,既然漢督認為鐵路重要,那他就要全力以赴修成這條鐵路。
“漢督曾經言道,現在這樣一個時代終將到來,”
話聲稍頓,李子淵滿是憧憬的說道。
“人們會坐在蒸汽機牽引的車廂裡,在城市之間往返旅行……乘坐一列這樣的火車,早晨從從武昌出發,旅客們可以在嶽州吃早餐,在長沙吃午餐,當天晚上可在廣東享用晚餐,第二天早晨在廣州吃廣式的早餐……雖說不能夠朝發夕至,但是日行千里絕不是夢想。現在我們修一條粵漢鐵路,將來還會修蘆漢鐵路,有一天中國所有的城市都會被鐵路所相連!”
看著面前的伍崇曜,李子淵話鋒一轉。
“到那個時候誰還會覺得鐵路新鮮,但是我相信,到時候真正方便的,並不是普通的乘客,而是商人,因為就像陸地上的貨船一樣,可以將貨物運到千里之外,而且運費極為低廉!”
這正事伍崇曜所看到的潛力!
作為一個商人,從十幾年前第一次與外國人的商船上,看到火車的模型,他就相信火車能夠改變路上的運輸,人背馬馱終究會被火車所取代。
當伍崇曜考慮得如何說服巡撫大人將廣東的鐵路交給他承辦的時候,潘兆林整個人卻在那裡憧憬著巡撫大人所描述的那個未來,那個日行千里的未來,如果說之前,鐵路對於他來說只是關係到潘家的未來,那麼現在鐵路卻有了別樣的意義。
“大人,廣州至武昌其路不下2000裡,若修以鐵路需銀恐怕不下千萬兩,督府現在雖說發行債券,可府中用銀之處頗多,想來銀兩亦難以籌措!”
不顧伍崇曜暗示的眼色,潘兆林迎著巡撫大人的目光直接了當的說道,
“若是在鐵路交由商辦,說不費府中一文一錢,既可令府中盡享鐵路之便。”
年輕啊,終歸還是年輕啊,
潘兆林的話讓伍崇曜在心下感嘆著,他還是太過年輕了,現在他這麼一說還有什麼底牌可出?多年來官府打交道的經驗告訴伍崇曜,潘兆林的話幾乎毀掉了承辦鐵路的希望,他不可能再獲得利益。
“交由商辦?”
睜大眼睛看著這個年輕人,李子淵詫異的反問到。
“你可知道這個不到13裡鐵路,花了多少錢?一里鐵路不下兩!2000裡鐵路你可知要花多少錢?”
李子淵之所以修建這條鐵路,並不是為了將鐵路交由商辦,而是為了從這些廣州的財主身上,開啟一個突破口,讓他們意識到鐵路的方便,進而主動購買府中發行的債券,可現在潘兆林的話,讓他覺得自己是不是辦錯了一件事,不過他更願意把這當成年輕人的狂妄,這鐵路府中都拿不出銀子,更何況只是這麼些商人。
“大人,只要是銀子能辦成的事兒,那就不是事兒!莫說是2000裡,便宜是3000裡、萬里又如何修不得?”(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