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行賄(第2/3 頁)
42到153公分之間,若不然,我看就留在督府吧!”
顯然胡林翼並不知道這些馬的重要性,他的話讓朱宜鋒笑了笑。
“潤芝,你不知道,這阿拉伯馬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馬,像英國純血馬、盎格魯阿拉伯馬都有它的血統,這可是178頭良種馬,公馬80匹,母馬89匹,幼駒9匹!還有一名英國育馬師,他沙遜送的不是馬,而是送給督府讓督改良馬種的!”
若是擱在50年後,朱宜鋒自然不在乎這些阿拉伯馬,但是現在,在19世紀的中國,他卻無法忽視中**馬落後於世界的現實,中國馬主要是蒙古馬血統,在後世為人所吹噓的什麼所謂的“蒙古鐵騎”的蒙古馬相比歐洲馬或許其有著耐粗飼等優點,但是卻無法掩映其體格小,氣力弱,很難勝任艱辛的重負荷勞作的不足。
義軍使用的軍馬大都是南方的駑馬,實際上也是蒙古馬,只是長期在南方馴養,那些似溫順的習慣挽車的駑馬,在戰場上竟然不守紀律、氣性暴躁,以至於兵士不得不經常冒生命危險安撫馬匹的情緒。
非但如此義軍軍馬離規定標準值相差很遠,難以肩負戰場的重荷勞作。同樣噸位的拿破崙炮,用從上海購的所謂的“西洋馬”只需六匹就可以輕鬆牽引,而用中國馬八匹都十分吃力。也正因如此,兵部才覺得改良軍馬是軍隊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只不過對於如何改變,卻沒有一個科學的體系,而在督府派出的第二批留學生中,就有五名軍隊派出的留學生,就是為了到歐洲學習育馬。未曾想現在這個沙遜不但送來了良種馬,而且還送來了一個育馬師。這不就是告訴他督府需要改良軍馬嗎?
“這個沙遜……”
感嘆著沙遜的精明,朱宜鋒看著面前的電報,那個沙遜提的要求非常簡單,他希望他的洋行能夠獲得“進口鴉片特許權”,這是廣東省推行的“寓禁於征”禁菸計劃的一部分,對此朱宜鋒並沒有反對,畢竟這是緩和同英國之間關係的一個機會。
不過這一“特許權”是授予的,根據授予原則,美商、猶商被排除在外,得到特許權的只有真正的“英國商人”,而且在特許權授予上,同樣也留了一個伏筆——一年一授,沒有長期授予權,之所以制定這一規則,就是為了等到遠東洋行的商船可以航行到波斯、土耳其時,進口權就會從洋商的手中收回,由遠東洋行直接進口。
畢竟遠東洋行才是督府的“親兒子”,利潤絕不能讓那些洋鬼子給佔了過去。現在這個沙遜卻想用這些良種馬換取“特許權”,精明是夠精明的,他一眼就看出義軍需要什麼,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對於鴉片早就另有計劃。
不過,似乎……這是一個機會!
想到自己的另一個計劃,朱宜鋒的心底靈機一動,他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對於沙遜家族,這個中國近代最大的鴉片商,他從來沒有任何好感,但是他卻非常清楚一點——沙遜家族以至於所有的猶太人的眼中,從來只有金錢,至於道德、正義於他們的眼中是不存在的,在他們的血統之中,就沒有所謂的“道德”。
貪婪、毫無道德是這些猶太人最大的特點,但除此之外,猶太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團結,沙遜家族或許身在印度,但是他們與英國、法國以及歐洲各國的猶太人之間,都有著聯絡,如果可以得到他們的幫助,自然可以把商品帶到歐洲去,準確的來說是帶到克里米亞!那些猶太人有合適的渠道把商品帶到英法兩國的軍隊之中,那可是一個六七十萬人的龐大市場!
“漢督……”
注意到漢督似乎有些走神,胡林翼便試探著喊了一聲。
“嗯?”
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的朱宜鋒,衝胡林翼展顏一笑,然後笑說道。
“潤芝,你立即以府中的名義給李子淵發一份電報,讓他把這批馬送到武昌,還有這個沙遜,也讓他一起來。”
接著,朱宜鋒又繼續說道:
“嗯,還有城外的軍馬場附近不是還有三萬多畝地嗎?把那些地全都收回來,改作義軍的育馬場,看看從北方選購一批優良的母馬,至少要買五千匹,越多越多好,這件事可以交給那群山西商人去辦,他們可以說是中國的猶太人,只要能掙著銀子,他們可不管什麼朝廷、督府的……”
一一交待之後,朱宜鋒又輕聲自語道。
“就是不知道,這些良種馬的質量如何?”
心底這般尋思著,想到另一個計劃朱宜鋒的眉頭一跳,反倒是對送馬的那個沙遜充滿期待,當然更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