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艦隊(第1/3 頁)
(祝各位書友中秋快樂!今天是雙倍月票!中秋假期期間大爆發,每天三更!您的每一個定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江面上汽笛聲鳴響著,四艘噸位不等的西式帆船泊於江面,這些帆船無一例外都是帶有蒸氣機的機船,其中兩艘為明輪帆船,兩艘為螺旋漿帆船,它們的噸位不等,大都千餘噸,小者數百噸,這只是四艘西式的商船,但此時這四艘帆船的船艉卻無一例外的張懸著一面大帆的紅旗。
紅旗,那是義軍的標誌。
在江風的作用下,方旗盡顯,可以清楚的看到旗上用漢篆書寫的“漢”。這一字赤底“漢”字旗,恰好表明這四艘西式帆船的身份——軍艦。
實際上,在數月前它們還只是商船,曾屬於英國或美國公司的武裝商船,現在卻是興漢義軍長江艦隊的軍艦,雖說其是由商船改進,但憑藉著蒸氣機以及鐵製船肋帶來的堅固的船體,卻使得他們成為了長江上的王者。
此時,這四艘曾馳騁大洋的“軍艦”後方拖曳著十餘艘沙船,而每艘沙船上都無一例外的擠滿了荷槍實彈計程車兵,在碼頭上,還有更多計程車兵正在那裡排著隊,等待著上船,而每一艘沙船待裝滿士兵後,都被搖著槳劃到江中,繫上繩索連成一條船隊。
在正午的陽光中,朱宜鋒乘小艇登上了“平濤”號軍艦,在長江艦隊中1272噸的“平濤”號是噸位最大的軍艦,其是一艘木殼明輪炮艦,實際上它曾經只是一艘木殼明輪商船,現在它卻是長江水師的“主力艦”,艦艏的兩門68磅卡龍炮,更是威力驚人的存在。
但它畢竟是一艘商船!
踏上甲板的時候,朱宜鋒可以感受到其依稀存的“商船”氣息,除了艦艏的兩門炮外,也就是兩側的明輪前後四門18磅加農炮,其射程遠高於義軍船隻上使用的卡龍炮,義軍其它船舶之所以使用卡龍炮,一個最為簡單的原因是因為卡龍炮射程雖近,但重量較輕。但這四艘“軍艦”無一例外的都是以加農炮為主。
“什麼時候可以出發?”
面對前來列隊迎接的沈明等人,朱宜鋒開口詢問道。
“大都督,只待步兵上船後,就可以啟程!”
點點頭,朱宜鋒看到站在沈明一旁的克勞恩少校時,便衝其笑說道,
“怎麼樣,克勞恩上尉,以你看來,現在艦隊是否可以投入實戰?”
這位克勞恩上尉是從香港聘請的東印度公司艦隊軍官,其早在兩年前就從東印度公司退役,隨後便一直是“森克號”商船的船長,而“森克號”就是這艘“平濤號”,是連人帶船一起被“買”了過來。
在過去的三個月裡,他和另外五名東印度公司艦隊軍官作為海軍講習所的教官,向長江艦隊的官長以及從文山義熟中挑選出來的一百二十名少年講授西洋海軍的基礎知識,包括沈明在內的艦隊軍官都向其學習西洋海軍戰法、炮術以及航海、造船、算術、機械、測量、天文、地理和歷史等知識。
在根本意義上來說,設於漢口的海軍講習所與武昌陸軍軍官學校一樣,都是亞洲最早的“西式軍官教育機構”,但實際上,兩者都是“草臺架子”,就像後者除了萊納斯之外,其它的教官都是冒險家一般。
甚至就是克勞恩,他又豈是一名合格的教官?
但對於朱宜鋒來說,他並沒有太多的選擇,就像現在當船隊出動時,他不得不把海軍講習所“搬到”船上,因為艦隊每次出航都需那些西洋教官們的指導。
“這只是一次訓練!”
說話時克勞恩的臉上帶著不列顛式的傲慢,
“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次例行的訓練,至於戰爭……”
克勞恩搖了搖頭。
“沒有三年以上的時間,你的艦隊根本不可能在海上進行作戰,閣下,我再一次希望你能夠考慮我的要求,就是如果你想建立艦隊,就必須考慮在海上,而不是在長江!他們在平靜的江面上,永遠無法成長為海軍!”
或許克勞恩表現的極為傲慢,但是朱宜鋒卻不能不承認其建議有他的道理,海軍只有在大海上才能建成,至於在江上……練出來的只是水師罷了。
“相信我,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但是,上尉,現在我沒有其它的選擇!”
是沒有辦法,因為湖北地處內陸,遠離大海,在沒有海岸線的情況下,如何建立港口,即便是自己把他們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