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日本鎖國(第2/2 頁)
為中國控制,如薩摩者自然也就只能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了,至於幕府也能度過眼前的難關。
對於割讓蝦夷地,這根本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雖說那裡是“永為上知”之地,可除了松前藩,天下的大名又有幾人知道那地方,誰會關心那裡?
在“鎖國攘夷”之下,一塊本就是夷人之地的化外之地,誰會在幾乎。
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鎖國攘夷”,按和親條約的約定,已經開放了下田、箱館兩港,尤其是下田,已經有了洋人建的商行,有了數百西洋人,現在若是重新鎖國,必須要將他們趕出日本。
“條約簽定之後,我義軍艦隊將往下田令洋夷撤出,所有外交事務,皆將由督府與西洋人交涉,如若他國來犯,自然有我義軍艦隊加以阻攔!”
“那麼,若是中國背日本與西洋諸夷簽署出賣日本之條約又當如何?”
在開國過程中主張“隨機應變,積極交流”的井伊直弼於一旁插言問道。作為德川家將井伊直政後人的他,自然更關心幕府的將來,他同樣意識到美國人到訪後幕府正面臨的危機。雖說他並不反對用蝦夷地一勞永逸的換取日本的太平,但是卻又擔心中國會出賣日本。
“可於條約中商定相應條款,用以確保日本之利益,保全日本鎖國之令!不知各位以為如何?”
魏源一點點的將阿部等人往“鎖國”的道路上帶著,其實,他並不知道漢督為何會如此對待日本。
“他們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是在他離開武昌前,漢督所說的話語,用漢督的話來說,日本人不但有權鎖國,而且作為他們的鄰居,作為“大中華”中國理所當然的是他們的保護者,不但應該保護他們免遭西洋列強入侵,更理所當然的有義務,幫助他們鎖國。
“當然,具體條款,我們可以慢慢的談……”
“實在是荒謬至極,既然現在和外國的條約已經簽訂,日本就不能再背棄,今後應當努力自強才是,焉能……”
不等堀田正睦把話說完,阿部便厲聲說道。
“堀田!”
他的厲聲讓堀田正睦的神情一肅,連忙垂首不再言語,
“今天米國鬼畜者於春節時臨門,領以軍艦相逼,當時徵夷將軍剛剛身故,其不顧我東方之禮義,以武力相逼,迫使日本開國,此等條約,又豈是日本所甘願,不過只是一時妥協之策,今時,自當加以廢除!”
不等對日本人自己找理由,魏源便給了他們一個理由,在給出這個理由的時候,他全然忘記在江戶灣裡,一樣的還泊著7艘義軍軍艦,上百門大炮同樣直指著江戶城,如果日本人不同意的話,恐怕沈明也不介意用武力迫使日本人做出讓步。
但是,這並不是魏源所需要的,對於魏源來說,準確的來說,是對漢督來說,他需要的不是“炸醒”日本,而是用現實的威脅讓日本作出另一個選擇——駝鳥。讓日本心甘情願的中國的“庇護”下繼續鎖國,這才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一個選擇。
而現在,魏源的職責就是達成漢督的這一期望,在“收回”蝦夷將其作為義軍的養馬地的同時,引誘日本重新鎖國,而且這次鎖國相比於200多年前只會更加嚴格。日本人作不到,中國艦隊不介意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
儘管如堀田正睦者覺得魏源沒安好心,但卻不得不承認,魏源的這句話一下說到了他們的心底,對於同樣信奉儒學的他們來說,美國人不顧將軍身故的“無禮蠻橫”一直刺痛著他們的內心,現在被魏源這麼一說,眾人的臉上無不是顯出哀色,在暗自神傷之餘,阿部看著魏源說道。
“那麼,以明圖先生看來,日本是否應當再行鎖國,畢竟阿部亦曾日夜拜訪先生所著《海國圖志》,先生書中盡言應師夷長技以治夷,而今若是行以鎖國,又焉能師夷長技?”
儘管內心希望用鎖國維護幕府,但在另一方面,《海國圖志》同樣也讓阿部看到了西洋,看到了西洋的強大與科技,即然魏源曾主張施夷長技而制夷,那麼現在他為何又勸日本鎖國呢?
“如若英弗等國,領兵數十萬臨以國門,日本又當如何?”
面對這個問題,魏源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師夷長技者,需以時間,需以國力,這些日本又豈曾有?今時,日本者,上上之選,實是應鎖閉國門,以防西洋侵入!而非敞開國門,引狼入室!”(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