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遠東的未來(第2/2 頁)
日本鎖國!
“中國皇帝”號的到來,將這個訊息帶到了上海,不過對於上海租界裡的人們來說,卻早就知道了這個訊息,現在“中國皇帝”號的到來,只是證實了這個訊息,尤其是船上的那些被迫離開下田的商人們,更是用悲憤填膺的話語去講述著他們遭受的“欺侮”,而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一個勢力——大漢督府。
是他們的海軍給了日本人信心,同樣也是他們為日本提供庇護,不過當這些商人們試圖向尚置身於上海的公使講述自己的遭遇時,他們得到了一個訊息,與中國人的談判正在進行中。
“已經簽署的條約必須得到尊重,你們斷然廢除英國與日本簽署的條約,是對國際規則的侵犯,代表先生!”
在做出這一回答時,文翰的語氣中帶著濃濃不滿,他幾乎是強壓著內心的怒意,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武昌一直在挑戰著英國的耐心,先是在鴉片問題上,儘管最終透過給予英商專營權等方式,換取了英商的“諒解”,當然,文翰注意到那些英商的興奮——因為特許權使得他們真正壟斷了鴉片貿易,再也不需要擔心美國人、法國人以及猶太人的競爭,現在那些曾經叫嚷著報復的商人們,反倒是成為了武昌的支持者,希望其能夠統治全中國,進而將特許權從廣東擴散至中國。
當然,對於美國人的損失——遠東艦隊的覆沒,數百美國海軍淪為俘虜,他們自然也就選擇性的忽視了,在得到利益的情況下,對於伯駕的求助,需要中國在戰爭中保持中立的文翰選擇了沉默。但是現在,中國人在日本的舉動,卻讓文翰嗅到了危機的來臨。
面對文翰的抗議,劉鵬程這位出自湖北的外交司官員,先是沉默片刻,而後反問道。
“公使先生,請問,英國與日本簽署開港條約,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港口嗎?不?你們是為了將英國的工業品銷往日本,但是先生,請告訴我,在日本開港後,有多少英國商人在日本設立商行?你們又賣掉多少商品?”
接連這些反問,讓文翰一陣詫異,似乎他還沒有適應一箇中國官員同他談論市場、談論商業,談論自由貿易,劉鵬程繼續說道。
“英國需要僅僅只是日本的市場,但是保守的日本市場卻在排斥西洋人,當你們的商人在下田舉步維艱的時候,我們已經能夠把商行開設到江戶,相比於英國人,作為日本的宗主國,中國人更具有天然優勢!”
劉鵬程在這裡直接引出了一個觀點,就是日本是中國的“屬國”,對此文翰並沒有表示反對,對東方的不瞭解,使得他認同了這一點,否則日本也不會將其外交權交予中國,其實對於日本是否是中國的屬國,即便是東方通也無法給予清楚的解釋。
而文翰更相信中國人的膚色相貌,使得他們擁有與日本貿易的優勢,而且在日本鎖國期間,中國亦是能夠長期與日本貿易的國家。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公使閣下,你們需要的是什麼?每年不到一萬元的市場,還是中國商人作為英國商品的馬前卒,向日本輸入英國的工業品?”
如果是在幾年前,讀書人出身的劉鵬程自然不會提什麼商品、市場甚至金錢,而現在於外交司接受的培訓,使得他明白和西洋人打交道應該說明什麼,那些西洋人在乎的是什麼。
英國在意的是市場,是自由貿易,至於其它……幾乎從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而為英國的工業口開拓市場也是公使的責任。
現在劉鵬程就是要告訴他們一個事實,什麼才是對英國最好的選擇!
“現在,我們已經根本宗主國的權力,獲利了濟州島,未來那裡將會作為一個****就像香港一樣!”
劉鵬程提及***時,文翰的眉頭微微一跳。
“我們將歡迎各國船隻在那裡停靠、補給水煤,當然同樣也歡迎英國的商船進入,將英國的工業品帶給中國的商人,再則他們銷往日本、朝鮮,我相信十年內,在中國的幫助下,這一市場即會成熟起來,屆時,日本、朝鮮也將會適應西洋的存在,從而為下一步開國鋪平道路……”
給出一個誘餌的同時,劉鵬程又特意開了一扇窗,給出了一個虛假的承諾,一個有關開國的承諾,而這個承諾的真實性,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他的這一席話卻讓文翰整個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現在英國正在面臨一個選擇。(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