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漢陽(第2/3 頁)
離不開一點——煤炭!
都需要煤炭為其提供動力,現在大冶附近的煤礦產煤僅只能滿足湖北所需,且沿江亦無其它煤礦分佈,之所以加快對平頂山煤礦的開採,就是因為湖北的煤礦越來越不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至於湖南的無煙煤,目前僅只能滿足湖南地區的工業以及百姓生活所需。
而將來,隨著工業的發展,整個南中國都會需要大量的煤炭,相比於北方遍地的煤礦,南方自古就因為煤礦分佈少,而沒有燒煤的習慣,在過去,百姓用柴或許能滿足生活所需。但是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煤炭,而且對煤的需要只會越來越多。
相比於遠在北方的煤礦,淮河南岸懷遠縣九龍崗一帶估計儲量超過百億噸的煤礦,自然也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意味著在未來淮南的煤炭將會是開動沿江工業帶的最為重要的燃料,尤其是長江中下游一帶!
對於外人而言,淮南煤礦意味著財富!
數之不盡的財富,但是對於徐樹珊而言,他所在乎的卻是淮南鐵路以及淮南煤礦對於江南的重要性,尤其是鐵路!
淮南煤礦生產的煤炭需要鐵路運出安徽運至長江,然後再由長江銷往沿江各地,尤其是南京直至上海一帶。
也正因如此,徐樹珊才會拿出那筆錢中的大部分,投資淮南鐵路,控制著鐵路55%股票的同時,僅只控制45%的煤礦股份,儘管他仍然是煤礦的最大股東,但兩者相比,他更在意的是鐵路,因為煤礦離不開鐵路,他人或許可能染指煤礦,但是隻有他能控制鐵路,就能令煤礦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僅僅只在淮南還不行,還要繼續向北,向北擴大漢陽集團的影響力,趁著其它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先完成北方的佈局……”
在唇邊喃喃著,徐樹珊自然的想到了另一件事。
北伐!
又一次,徐樹珊的腦海中想到了現在壓到一切的事務,作為兵工廠總辦,他需要擔負起整個戰役期間的武器彈藥供應,儘管在過去的幾年間,工廠的生產積累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但是現在,還需要更多的彈藥。
“11公厘紙殼彈日產25萬發,11公厘銅殼彈6萬發,80公厘迫擊炮彈日產1萬發,88公厘炮彈日產5700發,105公厘……”
看著手中的產量表,徐樹珊看兵工廠的產能距離軍方的定單還有一些差距。
“差距差不多有20%,怎麼辦?”
又一次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徐樹珊很自然的想到了漢陽、武昌以及漢口等地的工廠。
“也許,可以把手榴彈、炮彈的殼體外包出去……”
這個念頭在他的腦海中閃現的時候,徐樹珊的腦海中又立即迸發出一個念頭——利用這些定單將那些小企業聯合在一起,然後結成了一個龐大的“工業集團”!然後以這個工業集團作為支撐,他甚至還想到了朝中的那些兩湖籍的官員。
“那些人在宮中並沒有支持者,如果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援,再加上兩江,到時候,即便是那位想要有所動作,恐怕也會忌憚一二……”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因為徐樹珊非常清楚,這麼幹會面臨什麼樣的困難。
“你啊,你啊,分明沒有這個能力,卻偏偏要這麼幹……”
在嘴裡這麼自言自語著,徐樹珊又在嘴裡唸叨著。
“可是,若是你不做的話,妹妹將來又能依靠誰?”
想到這,他的眉頭就是一皺,似乎是在為自己,同樣也是在為小妹。
“看來,要約他見上一面了!”
機器的轟鳴聲傳入耳中,立即讓人感受到那股澎湃的機器之力!
如果沒有目睹這些機器,任誰都無法想象機器的力量之大,更無法想象機器會給文明帶來什麼樣的改變,直到現在,胡林翼總是會想起第一次看到那重達數千斤的鋼鐵在蒸汽錘下像麵糰似的被錘鍛的一幕,同樣也不會相信,有一天,他會認同陛下的觀點——人類的文明將會被機器徹底改變。
有時候人的改變,往往與見識有很大的關係,就像現在胡林翼和很多人一樣,已經無法想象沒有了輪船、火車以及電報等現代交通工具的日子,他已經無法離開這些機器文明的象徵,無法離開機器文明對生活帶來的改變。
“侯爺,這次來,我可是專門來看看侯爺你上次所說的五響快槍啊!”
前腳進入徐樹珊的辦公室,胡林翼便笑著說道。他之所以稱其為“侯爺”是因為其在陛下登基兵,既獲封侯爵之位。當然,作為文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