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湘江(第1/2 頁)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湘江呈彎月狀由西南向北湧湧奔流,穿越大半個湖南,在這湘江上一艘蒸汽船正緩緩航行著,它的煙囪噴吐著煤煙,與湖南的汽船一樣,它燃燒著產自五畝衝煤礦的煤,這是湖南最大的煤礦。
蒸汽船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湖南的交通,同樣也在改變著湖南的方方面面。曾經無人問津的煤礦因為輪船而興盛,像五畝衝煤礦出產的煙煤因其硫分底、灰分少而被武昌的兵工廠以及大冶鐵廠採用。婁底縣資水河畔出產無煙煤,更是由蒸汽船裝載著沿著資水入洞庭,銷往湖南各地,廉價的無煤爐和蜂窩煤於城市中取代了山上日益稀少的薪材。
代表著西洋工業文明的蒸汽船在慢慢的改變著湖南人的生活,現在西洋工業文明正在滲透著湖南的方方面面,無論人們是否願意他們都無法抗拒現代工業文明的對人們生活的改變,就像現在,即便是最為保守的人,也習慣於搭乘輪船。
“千里江陵一日還……”
置身於船頭於唇邊念著這句話李度的神情顯得頗為感慨,曾幾何時,他也曾和其它人一樣反對蒸汽船,甚至於鄉間號召鄉鄰不乘洋船,不穿洋布。但是現在他卻和很多人一樣,同樣也已經習慣了洋船的方便,甚至就連他身上的衣裳,雖說是用土布,但土布卻是洋紗織成。
無論是產自長沙的機紡紗亦或是進口的洋紗,都因其價廉而迅速取代的土紗。
“培林兄,我記得去年你還曾感嘆這洋船衝擊不利船民生計啊!”
身邊的笑語讓李度轉身回頭,看著身旁王玉林笑道。
“以往之虛言,實是為兄於汽船不解,只知木船船民生計,卻不知汽船之便,相比於木船,蒸汽船有著其難以企及的優勢,它的運量大,速度快,且安全可靠……”
猶如官府於報紙上宣揚汽船一般,李度也用著同樣的言語。
“再者,至於這湘江幾萬船戶、縴夫的生計,官府也不是未曾加以考慮,五畝衝煤礦、冷水江的煤礦,都僱傭縴夫、船伕,再者汽船取代輪船又豈是朝夕之功,這木船早晚是要被淘汰的,就像現在百姓越來越不習慣於家中將蠶紡成生絲一般,而是將蠶售予絲廠……”
看似平淡的言語背後,實際上卻沒講述另一個現實——在湖南的江河之中,有縴夫數萬,均仰賴民船僱傭以為生計,但是隨著輪船的數量日益增多,舉凡船戶、水手、縴夫之失業者,更是越來越多,所有依民船航行而謀生計者,無不受其影響,如造船家、修船廠、木匠、鐵匠、纖索鋪以至飯店等,無不是顯出衰敗,甚至有些地方更是難以維濟。
儘管在湖南木船船護衛維護自身利益而做出種種努力,甚至不惜動用暴力阻止輪船不斷進入江水,但是官府卻從未曾在原則問題上妥協過,畢竟木船有著其運量小、缺乏安全以及運送時間長等客觀侷限性,註定其終將被淘汰。
尤其是越來越多的蒸汽船不斷地進入江河,小型排水量不過四十餘噸的蒸氣船現在更開始進入支流,淘汰木船隻是時間問題。
“你啊……”
看著好友王玉林笑道。
“你現在說話是越來越像官場中人了。”
好友的話,讓李度的心思微微一沉,他搖搖頭說道。
“官場?你知道的,過去為兄無意科舉,至於現在既然已經沒有了科舉,為兄又豈會再行攀炎附勢之舉?”
你肚子,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當今突然巡撫左宗棠是他的老師,若是他願意的話,自然可以上門求見巡撫。
“培林兄,你確定要去參加那個老師培訓?”
看著李度,王玉林有些不解的問道,李度與他不同,李家有良田數百畝,自然無需為生計操心,而王玉林之所以想參加老師培訓,是衝著一月五兩銀子的薪俸,是為了維持生計。
對於湖南的寒門子弟來說,一月五兩銀子的薪俸足夠他們維持全家人的生計,畢竟,這開科舉還是遙遙無期的事情,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為“賊官”,但是作老師育人子弟倒沒有任何心理負擔,這畢竟不是“官”。雖說拿的也是“賊俸”,把兩者的性質截然不同。
“實話不瞞老弟,為兄想去那裡看看看看,咱們這位左大人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
李度的手中搖著紙扇,他的目中盡是疑色,他摸不準左宗棠到底在想什麼,儘管曾幾何時,他是左宗棠最喜歡的學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