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頁)
才有的變故吧?如果說誕星術促進了星神的繁榮,洞天福地世界法,估計也會促進地神一脈的繁榮。那麼,自己的人皇一脈,又該怎麼辦呢?
這一刻,伏羲想起了妹妹女媧,想起了五色人族,想起了這個量劫,才誕生的,自己人為製造的人族,想起了太多太多……
後來,伏羲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女媧。而女媧,在一次遊覽周山之時,發現了一根葫蘆藤,找到了一些三光神水、九天息壤,這,就是另外的一個故事了……
“我是九陽扶桑上帝,對面領頭的出來答話。”看著複雜無比的陣法,太一有些頭大的道。
“吾乃易子”說著,一位實力在準聖九重天模樣的年輕人,帶著濃厚的書卷氣息,出現在了太一的面前。同時,手裡還拿著一本書。
這本書,太一感覺很是眼熟。很快便想了起來,這不是伏羲那老小子手裡的天衍錄嗎?
什麼易子,易書,你製造馬甲的時候,就不能認真一點。連封面都不換,差評!
第十七章:人道天堂vs眾星世界
易子,易書。從這四個字之中,就可以看出,這具化身是什麼型別的。很顯然,是一個智慧型的人才。
真要是一對一的單挑,多半不是自己這具化身的對手。不過,一旦人書多了起來,伏羲的智慧,盡情的發揮之後,這可就不好說了。
畢竟,隨便一位受過訓練的武者,單挑之時,都能打贏韓信。可是,幾千人甚至是數萬人,數十萬人的對壘之中,有幾個敢拍著胸脯說,自己可以完勝韓信呢?
而此時的情況,也差不多。太一的這具化身,是專門用來打架的。伏羲的這具化身,主要是用來思考研究的。
論起戰鬥力來,肯定是九陽上帝更強。論起智商來,肯定是易子更強。而此時,是一群對一群,不是一個對一個。不過,想了一下,太一還是不怕!
陣法這個東西,在不懂行的人眼裡,似乎很高大上,似乎很是厲害。甚至,只要條件允許,很自然的就可以做到一對多,進而戰而勝之。
看上去很神奇,看上去似乎無所不能。可以以弱勝強,可以困敵、殺敵,還可以用來輔助修煉,總之一句話,幾乎沒有陣法做不到的事情。
然而,實際上,在內行的眼中,並沒有那麼神奇。有一句話叫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用在伏羲這裡,也是一樣的。
哪怕是他本人來此,面對星神一脈,在沒有足夠多的時間準備,沒有足夠多的條件佈置的情況下,又能怎麼樣呢?
於是,太一便派遣屬下,前去試探了。說是試探,其實和送死也沒什麼區別。
就好像封神之時,面對截教的諸多陣法,闡教的仙人們的反應,通常是先派人去試探(送死),同時,趁機觀察整個陣法的運轉,尋求破綻所在。
這種方法,簡單實用,和孫臏的下駟對上駟之法,原理上是差不多的。用自己這邊的小兵,換取陣法的情報。不管是誰,都要說上一句值得!
“吾乃路人甲……”
喊完了口號之後,伏羲冷冷一笑,啟動易書,陣法按照事先的設定,奇妙的運轉了起來。同事,路人甲則是進入了陣法之內,開始了闖陣之旅。
大約三個呼吸之後,這位化身實力在大羅初期的存在,便徹底完了。提前點好的命燈,也滅了。
然而,在此過程中,卻什麼訊息,都沒有傳出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位大羅初期。化身都這麼強了,本體肯定是準聖啊。只可惜,準聖強者的化身,入陣之後,卻連一個泡都沒冒,就直接死掉了。
對此,太一不發一言,再次釋出命令,派遣了小兵乙前去試探。此人的實力,也是大羅初期。和剛才唯一不同的便是,太一告訴了小兵乙一些自己的猜測。
這一回,堅持了五個呼吸。才徹底死去。有變化就好,至少說明,太一的猜測,還是有幾分正確的。
接著,一位接著一位,先後入陣試探。連續折了九位大羅存在之後,儘管沒有進去親眼觀看,可對於整個陣法,太一還是已經有了相當的瞭解。
於是,他便叫來了北斗七兄弟之中的老么搖光。搖光的實力,並不是七兄弟中最強的。但是,保命能力,卻肯定是最厲害的。
“此陣,以天衍錄為陣眼。而天衍錄,不過是河圖洛書以及先天八卦圖混合而來。再加上剛才的九次試探,陣法變換之下,我已經有了不少結論。”
“第一:此陣內部層層疊疊,屬於一個陣法之中,套著另一個陣法的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