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易傑那條命又該往何處報?
酈瓊乃是西軍老人,拋開他的人品不說,內心中還是湧動著一股軍人的剽悍之氣。
“劉平叔如此為人為官,若某學他,遲早要被憋死。這宋朝,這官家一定有什麼問題,要不,緣何有前番靖康國難?”
“偌大一個宋朝,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豐亨豫大。譬如一座華美高樓,怎麼說倒就倒塌了?”
酈瓊眉頭聳動:“不對,男兒大丈夫,不應該這樣。官家算個屁,丟了東京開封,趙家人已失名望。天子者……彼可……”
一個古怪的念頭從他心頭生起,旋即讓這個淮西軍大姥冷汗淋漓。
第五十三章 歸心
安河,騎兵大營。
自從那日自己把持不住,強行吻了陳蘭若之後,王慎心中也是後悔。一則是對安孃的愧疚之心。畢竟自己前番已經和岳飛的女兒山盟海誓,後腳卻抱著別的女子。雖說古人一夫一妻多妾,但作為現代人,他內心中還是覺得有些羞愧。
怪就怪自己意志不堅定,經受不住這種誘惑。
或許也不算是誘惑吧,這事王慎在下來之後也思考過。大約是一男一女,在這人命如草的亂世險死還生,急欲做些什麼,好使得自己那幾近崩潰的神經得到一絲緩解吧!
怪只怪這該死的世道。
再則,自那日之後,自己和陳蘭若再見面之後感覺異常尷尬。倒是女將軍又恢復以前的冰冷模樣,就好象這事從未發生。
好幾次王慎想和她好好談談,但結果卻總找不到獨處的機會。
與此同時,陳蘭若將數之不盡的事務交代下來。今天命他甄別降卒,明天命他帶人修建營寨子。再下來,又命他整編降卒,並派手下得力干將襄助。
王慎穿越到南宋不過半月,一來就在生死邊沿掙扎,現在總算得到一絲喘息之機。對於眼前這個世界,實際上卻是一無所知的。現在得了這個好機會,正好熟悉一下宋朝軍事制度。而且,不停的工作也可以讓他暫時忘記自己和陳蘭若之間這突然發生的關係。
這次李昱賊軍中有一千多可用的步卒,雖說是個現代人,有著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但他還不至於傻到將後世軍隊的那一套生搬硬套到這裡來,畢竟,冷、熱兵器軍隊的戰法差別極大,部隊的編制和訓練手段也大相徑庭。
還是老老實實向別人請教吧!
很快,這一千來人就編成了十個都,兩個營。都頭和營官暫時又陳蘭若派來的人員兼任,並進行訓練。等到部隊訓練完畢之後,再解送李成那裡,和老卒混編。說穿了,這群士卒在王慎手就像是後世新兵進了新兵連。
這次大捷繳獲甚多,兵器和鎧甲很快就發了下去,訓練了幾日,倒有些模樣。
青壯俘虜被編入軍中,其他老弱則編為輔兵和民夫。在這個戰火連天的時代,人口既是負擔,也是財富。李成如今在淮西也算是有了塊不大不小的地盤。需要人口開荒種地,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徵召進部隊充數。
南宋初年,中央機構被女真人在靖康國變時掃蕩一空。新生的趙構政權威權未立,地方上各路兵馬成分複雜,有以前的官軍,有南下的義軍,還有剛受了招安的流寇。各路勢力佔據州府,相互摩擦,頗有軍閥割據的味道。
趙九的聖旨對他們來說跟廢紙沒什麼兩樣。
在真實的歷史上,等到女真退兵,趙構得了喘息之機,騰出手來命岳飛、韓世忠等名將率中央軍剿滅南方各地亂匪,順帶著將不聽命令的地方軍隊收拾之後,南宋政權才得以鞏固。
李昱中軍老營計程車卒們多是被他裹脅而來河北和山東人,這些人別說對李昱這個山大王沒有絲毫忠誠之心,對於大宋也沒有任何概念。
他們被俘之後只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這個年代各方勢力都不養閒人,一旦落到敵人手頭,大多一殺了之,免得浪費糧食。
落到騎兵營手上之後,大家心中自然惴惴不安。可看到王慎和氣的面容,見他有將大家編入軍旅,一顆心總算是安慰了。
當兵吃糧,吃糧當兵,倒那裡都是活。現在老家已經被戰火糟蹋得不成樣子,即便回去也是一個死字,還不如呆在這裡好好活著。
王衙內待人也好,從不虐待咱們,該給的吃食一粒米也少不了。遇到這樣的官長,乃是我等的福份。
……
俘虜們的心思王慎又不是神仙,自然不會知曉。但新成立的部隊軍心安穩,他還是能夠感覺出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