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景中,你除了被震懾得呼吸不暢還能做什麼呢?
在之前,王慎覺得打仗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如今想來,自己還真是小看古人了。如果直接將這兩支軍隊的一支交給現在的自己,別說指揮作戰了,下一步該怎麼做都是兩眼一抹黑。
本來,王慎穿越到這個亂世之後並沒有其他想法,只思索著如何從這裡脫身,然後逃到南方平安度過這一生。此刻,看到著宏大的冷兵器戰爭場景,不禁目馳神往,胸中有一股豪氣湧起:這就是真正的軍隊,真正的戰爭啊!一軍統帥,號令下去,千萬人拼死效力,大丈夫當如是哉!
如果我王慎真要從事行伍這個職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淮西軍在南宋中興四將的軍隊中排在最末,劉光世也是有名的長腿將軍,已然有如此威勢。也不知道岳家軍和女真鐵騎又是何等模樣。
“起碼兩萬人,主力戰兵至少五千。哼,劉光世盡發主力來攻,這個劉太尉還真急眼了。”旁邊,李成淡淡一笑:“我與劉平叔可是老對手,先先後後打了十幾場,有勝有負。不過,真算起來,好象吃虧的總是他吧?來而不往非禮也,咱們也準備一下,別叫人把某看輕了。”
他的笑聲中充滿了驕傲,確實,在過去的幾年中,李成就是劉光世的噩夢,每戰都打得極其順暢。若不是有猛將王德拼死相救,劉太尉早兩年就已經做了李成的俘虜。
對於劉光世,李成有著強大的心理優勢,包括他的手下也是如此。
聽到這一聲笑,王慎這才醒過神來,轉頭看去,心中又驚又佩。
自從佔領平原鎮之後,短短三日,李成軍就修築了堅固的工事。一堵堵壁壘拔地而起,前面上長長的展覽和一座又一坐箭樓、望臺。在最前面還挖了簡單的壕溝,立了鹿砦和拒馬,由此可見李成軍馬的執行力和戰鬥力。
李成軍中,鑼鼓鳴響,旗幟飛揚,一聲接一聲的號令在人群中傳遞。同樣,李成軍也架起了投石車。那些投石車早已經預先打包裝箱運過來,此刻士卒們正麻利地在柵欄後架設。
一隊又一隊李成軍從營帳裡湧出來,聚在柵欄後面,在軍官的號令聲中互相幫忙穿著鎧甲。最前面是長槍手,他們的長矛靠在柵欄上,如同膨脹的刺蝟。在長槍手後面則是一層層弓兵,所有人都手執步弓,背上是白花花的羽箭。
和淮西軍一樣,李成部中也吸收了大量的西軍士卒,可以說兩軍的老底子都是三秦勇士,使的同樣是從范仲淹範大老子開始直到老種小種的厚甲強弩的戰法。
在以往,西軍缺馬,要想抵禦北方草原遊民民族的進攻,必須依靠弓箭。因此,軍中的弓弩手佔了六七成之巨。
只不過,弓弩手對士卒的體能有嚴格要求,訓練不易,而且需要精良的裝備。靖康之後,西軍全軍覆滅,再要組建如此龐大的弓弩部隊已經沒有任何可能。因此,眼前的兩軍弓手已經降到只剩二三成,更多的是輕步兵。
如靖康之前那種豪華的步兵集團也從此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一時間,進攻方如怒濤洶湧而來,防守方堅如磐石,肅殺之氣盈野。
同一臉震撼的王慎不同,立在他身邊的陸燦滿面的激動,嘴唇微顫:“我大宋……這就是我大宋的軍隊。”
是啊,淮西軍本就是江淮力量最強的軍隊,如今又有戰鬥力還強上半分的李成軍受了招安,即便秋後女真南侵,守住江淮當不在話下。自靖康以來,朝廷屢戰屢敗,如今總算拉起一支強軍,隱隱有中興氣象了。
突然間,望樓下有一個全身披掛的李成軍將領大吼一聲:“弓弩手,開弓搭箭,抬高兩指,預備射!”
超過一千射手將手中的箭狠狠射出去。
“霹靂”一聲響,整個天空瞬間變黑,滿耳都是“咻咻”銳響。
接著,天空又是一亮。一千支箭落地,插在兩軍之間的空地上,密密麻麻,如同一塊麥地。
對面的淮西軍見這邊弓手齊射,整個大陣頓了頓,又在鼙鼓的催促中“嘩啦”向前。
陸燦大驚:“停止射擊,停止射擊,李將軍你已經受了招安,已是咱們大宋朝的官,自己人怎麼能打自己人?”
話音還沒有落下,下面那個軍官又大吼一聲:“第二箭,抬高三指,預備射!”
頭頂頓時刮過一道強風,依舊是“咻咻”聲盈耳。
一千支箭在天空中滑出優美的弧線,落到更遠處,釘在空地上。
那軍官身材高大,背上揹著一柄短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