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責後宮採辦的大太監王斌所竊,當得知明太祖下旨嚴查時,王斌害怕了。悄悄地把那銅鏡用牛皮嚴密包紮後沉入自家宅院的井中。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令給自己在紫金山打造的皇陵落成竣工。翌年,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馬皇后諡‘孝慈’,故陵名稱“孝陵”。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啟用地宮與馬皇后合葬。”
李冰忍不住打斷道:“老師,你能不能告訴我,明孝陵和這面古銅鏡又有什麼關聯?”
張教授哈哈一笑:“當然有關係拉。明太祖駕崩後,他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此時,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受封燕王,曾兩次揮師北征,在軍隊中頗有號召力。朱允炆怕夜長夢多,匆匆把朱元璋葬入明孝陵,自己第二天即位。在給朱元璋下葬時,大太監王斌向負責部分禮儀的淑妃報告,說小宮女蕊珠私藏太祖皇帝陪葬品――一個石質鳳陽花鼓。淑妃大怒,下懿旨令王斌從嚴處置。”
電話那頭的聲音在這安靜窄小的禪房內清清楚楚地傳入三個人的耳內,趙婉兒喃喃道:“王斌?宅院井中?難道這王斌就是王潔的先祖?那個宅院就是王潔現在居住的古宅?”
“趙小姐嗎?”,電話那頭傳來張教授的驚訝之聲:“趙小姐猜想的倒頗有幾分道理,對我啟迪不小,只是尚未有資料可以查證。”
李冰不解地說道:“不會吧?婉兒,你沒聽張教授說那個王斌是個大太監,怎麼可能有後代?”
趙婉兒不屑地一笑:“大研究生,這個你難道不知道嗎?電視劇中還放到過明、清兩朝的太監,只要有了一定權力和錢財,都要娶妻生子的,以彌補作為閹官的屈辱。”
李冰尷尬地一笑,電話中傳來張教授的哈哈大笑:“趙小姐真是冰雪聰明,你說的這些宮廷秘史一點沒錯。那些太監心理陰暗,羨慕正常人的生活。因此,他們常常以勢力和錢財買一個貧家女作為妻子,那完全是裝點門面,然後再領養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作為他自己的兒子傳承香火。”
李冰嘿嘿一笑,打岔道:“張教授,你繼續說下去,那個宮女蕊珠最後怎麼樣了?”
張教授這時才嚴肅地繼續說道:“李冰,這些都不是正史,野史上也沒記載,是我老師在安徽當地聽民間傳說整理下來的。”頓了一頓繼續說道:“大太監王斌受命,連夜在自己家中私設刑堂,可憐那宮女蕊珠一直叫冤,最終被王斌杖責六十而死,拋屍於井中。”
“王斌向淑妃彙報後,由於明太祖已經入葬,不可能為了這一個小小的陪葬品而開啟地宮之門驚動太祖英靈,就把這個陪葬的小石鼓埋在孝陵地宮附近。”
李冰和趙婉兒聽聞後,嗟嘆不已,空明禪師雙手合什麼,連聲念著:“阿彌陀佛!”
李冰問張教授:“老師,那麼筆記中有沒提到這個民間傳說的來歷?”
張教授說道:“當年,在王斌私設刑堂拷打蕊珠時,杖責到五十時,蕊珠昏死了過去。幾個行刑的人用冷水潑醒蕊珠後,蕊珠忍痛咬牙大呼冤枉,痛責王斌因為她無意中看到王斌從自家宅院的井中取出一面銅鏡,懷疑為多年前那神秘失蹤的一品夫人嚴氏的陪葬品。不幸她的行蹤被王斌發現,因此假造太祖陪葬品失蹤之事冤枉於她,妄圖滅口。並對天發誓,王斌杖責她六十,欲取她性命。如她死後,屍體不腐,六百年後當令那小石鼓重現人間,並追回嚴氏陪葬銅鏡,送回嚴氏墓中,以一洗前冤,並找王斌後人報仇雪恨。”
趙婉兒聽說蕊珠如此悲慘的命運,不禁失聲痛哭起來,李冰不住在旁邊勸慰。等趙婉兒平靜下來停止哭泣後,張教授繼續說道:“當時王斌大驚,急令手下人繼續下手毒打。到六十庭杖完畢,蕊珠已沒半分氣息,只是雙眼圓睜,已經氣絕身亡。”
“王斌命人把蕊珠屍首棄於井中,並蓋上石蓋。然後宴請當時在場的所有人,只有一個人因為當天肚中不適而沒吃東西。第二天,當那人得知昨夜在場之人皆意外暴斃後,情知那是王斌殺人滅口。驚慌之時,連夜逃出南京來到安徽五河。不幾日,他終於忍受不了這煎熬而向他人吐出了那個驚人的秘密,沒幾天,那人就被王斌派出的錦衣衛發現當場殺害。”
☆、第二十三章 禪房釋疑
眾人聽完,皆默然不語,電話那頭傳來張教授的聲音:“喂……喂……李冰,你在幹嗎?怎麼沒聲音了?”
李冰也不應答,過了一會,電話中傳來了盲音,估計是張教授已經結束通話了電話。
李冰憂傷地對著空明禪師問道:“空明大師,你能給我說說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