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頁)
啟示之四,要特別注意防止形式主義。正規化管理必須透過一定的形式,可形式搞多了、搞過了,很容易出現形式主義。進入和平時期後,我軍面臨的外部壓力明顯減少,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義逐漸抬頭,有些方面甚至成為一種頑症。從軍隊情況看,形式主義害死人,千萬學不得。所以,部隊各級領導常常說兩句話:一是一定的形式還是需要的,二是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一般來說,在正規化建設的起步階段,應主要強調前者,因為不造成一定的聲勢,正規化搞不起來;而一旦群眾發動起來,正規化建設步入正軌,就需特別警惕形式主義。
企業管理中同樣存在著形式主義的問題。現在一些管理正規的跨國公司,其內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似乎並不比軍隊差。所以,從實際出發,防止管理不到位以及管理過度,也是企業管理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管理教育並重,建立自覺紀律
毛澤東明確提出,紅軍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與舊軍隊完全不同。一方面必須建立鐵的紀律,命令必須執行,規定必須遵守,不得違犯;另一方面,紀律又需建立在官兵自覺的基礎上。
鐵的紀律和自覺的紀律是我軍有別於其他軍隊的兩個主要特點,其中透過思想教育培養起來的自覺紀律是基礎。正因為我軍的紀律建立在廣大官兵自覺的基礎上,所以才能真正成為鐵的紀律。自覺的紀律是人民軍隊紀律建設的真諦。
自覺的紀律有三點好處:一是可以解決管理者不在場的問題,二是可以解決法不責眾的問題,三是可以解決關鍵時刻的表現。
自覺紀律之所以優於“棍棒”紀律,是因為它符合人的行為規律。中國古代儒家學說有兩個核心概念,一是仁,二是禮。一般來說,君子都是“發乎仁,止乎禮”。只有具備了仁義的道德情懷,才能不折不扣地遵從禮儀的要求。
從紀律教育的內容看,部隊通常強調三個問題。一是講清建立鐵的紀律對軍隊的意義,二是講清紀律問題的實質是正確處理個人與組織的關係,三是講清“嚴是愛,松是害”的道理。
紀律教育的方法,一是搞好入伍教育,打牢守紀思想根基;二是搞好經常性教育,不斷強化紀律意識;三是結合典型事例,開展隨機教育;四是多種形式宣傳,使紀律觀念深入人心。
紀律一向是軍隊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分析古今中外軍隊的治軍經驗,可以發現兩個基本套路:一是縱容。將領對部屬特別是打了勝仗部屬的違紀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為難以避免,甚至以此作為犒賞部隊、鼓舞士氣的一種手段。史書中常可找到這樣的記載:某某城池久攻不下,為激勵士卒,將領在陣前允諾,破城之時,可大掠三日。二是強制。將領對違紀官兵給予嚴懲,靠加大懲罰力度來威懾士兵。西方一位很有名的軍事專家說,士兵的勇敢精神和紀律性,只有至少捱過50皮鞭後才會具備。中國古代兵書《尉繚子》說得更絕:會帶兵的人,能殺掉所屬士兵的一半,便可威行天下。
我軍初創時期,這兩種帶兵套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當時部隊成分複雜,直接帶兵者大都為原來的舊軍官,受舊軍隊影響較深,認識不到紅軍與白軍的根本區別,不善於從政治上觀察紀律問題,認為只要官兵作戰勇敢,把仗打勝了,紀律方面差一點沒什麼了不起。而一強調要維護紀律,所能想到的方法也十分簡單,就是靠打罵體罰、軍法制裁。
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明確提出,紅軍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與舊軍隊完全不同。一方面必須建立鐵的紀律,命令必須執行,規定必須遵守,不得違犯;另一方面,紀律又需建立在官兵自覺的基礎上。毛澤東一再強調,“要從政治教育去提高紅軍的自覺的紀律,使他們明白這是保證戰爭勝利的重要武器。”《發揚優秀傳統,保持老紅軍本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編著,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頁。要使指揮員真正懂得,革命靠自覺,不能靠強迫命令。戰士都是懂得道理的人,只要把道理講清,他們就會自覺地遵守紀律,勇往直前,所向無敵。朱德也明確提出,“紅軍的紀律絕不依靠打罵來維持,而是建築在無產階級的團結上面,用自我批評的精神、教育的精神,互相督促和勉勵,達到自覺遵守紀律。”“有了這樣自覺地遵守紀律的紅軍,就是鐵的紅軍。”《軍隊基層政治工作優良傳統叢書——民主和紀律》,解放軍政治學院政治工作教研室編,解放軍政治學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頁。
建軍70多年來,我軍正是遵照毛澤東等老一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