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就沒這命了(第1/3 頁)
此時,寫這本書的張一凡過來了,宋濂師徒倆,便不用爭論,直接請教張一凡了。
於是,在朱標的旁觀下,張一凡又給宋濂師徒倆講解了起來,甚至還現場動筆寫寫畫畫算算。
有一點美中不足的是,張一凡用毛筆來運算就顯得很彆扭。
好在他們都知道駙馬其實開蒙也就不到兩年而已,毛筆字寫得差,並不意外。
講解完成之後,方孝儒不由得嘆道:“駙馬,您是怎麼知道這些規律的?”
格物致知,這是儒家聖賢就提倡的。但是,要想格出個一二三來,那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這種不容易的事情,到了駙馬這邊,卻彷彿成了吃飯喝水一般常見!這讓有神童之稱的方孝儒,也不由得敬佩萬分了。
張一凡聽了,只是笑笑道:“我也不知道,就是看著看著,腦中就覺得這樣了!”
方孝儒:“……”
宋濂:“……”
朱標:“……”
好吧,這才是真正的天才!
他們幾個,在藏書閣這邊,又是待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
朱標現在有個習慣,等到了傍晚,就開始閉門寫東西,把他今天的收穫寫下來。
他在香山縣已經差不多待了十來天,也確實將香山縣瞭解了個遍。
本來的話,他就打算回京師了。但是,在張一凡、朱鏡靜以及太子妃的勸說下,就準備休息兩天,來個所謂的勞逸結合。等到了京師,就沒這命了。
張一凡也有藉口不去處理公務,陪著朱標休息幾天,一個不小心,還真把游泳學會了。
就在朱標準備回京的時候,年初時候派往南洋的船隊回來了。
這支船隊前往南洋,最主要的目的,是考察那邊的農業情況,看南洋有沒有可能成為大明朝的糧倉。
朱標當然也是非常關注,便和張一凡一起去聽了稟告。
調查的結果,是南洋確實物產豐富,但是,當地人很懶,夠吃就成的那種,且耕種水平落後。如果能像大明朝的百姓那樣種田,那糧食絕對會是非常多的。
朱標聽了,便對張一凡說道:“如此情況,那我回去和父皇說說,讓他們多進貢糧食好了。”
張一凡一聽,便連忙開口說道:“進貢的話,不划算。你看是不是可以這樣,我們放開和南洋的買賣,如果從南洋運來糧食,我們可以少收稅或者不收稅,賣給他們瓷器、茶葉等東西?”
朱元璋同學就有個毛病,他把一些人際之間的關係,用到了國與國之間,比如,好面子這點,天朝上國嘛,藩屬國朝貢,他得還禮幾倍,以至於藩屬國來進貢一次,就賺一次。
而到這洪武十年,南洋很多國家,包括安南在內,都已經和大明朝建立了朝貢關係。
因此,張一凡才不想用進貢的方式,還不如做買賣呢,就可以賺南洋的錢!
朱標在香山縣看到的一切,都是非常滿意,聽到他這話,便對他說道:“其實,父皇不是許了你香山縣特事特辦麼?既然如此,你想和南洋做買賣,自然也是可以的。你可以試著看看,父皇肯定不會阻止的。”
張一凡聽了,立刻就同意道:“那行,這個事情我來辦!”
隨後,朱標在香山縣待了二十多天,時間到了洪武十年十月上旬的時候,便啟程回京了。
這個時候,基本上太子來香山走親戚的事情,終於已經不公開地傳開了。
因此,當朱標走得時候,來送行的人,那是人山人海。
嶺南這邊的人,這輩子可能也就只有這麼一次機會能親眼看看太子是長什麼樣的,這可是大明未來的皇帝!
另外,太子來了香山縣一趟,壓根沒有改變什麼,甚至沒有公開宣傳這個事情,這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肯定了駙馬在香山縣的一切,就讓嶺南這邊的人更是看好了香山縣的未來。
東莞何家,其實在朱標剛來的時候,就知道太子來了的訊息,早就偷偷在觀察。
如今,太子走了,什麼都沒改變,那便是塵埃落定,說明太子是認可香山縣的一切。
於是,何真便發話了,對他的幾個兒子說道:“我一直有教導你們,為人處世,必須審時度勢,如此方能明哲保身,甚至利用時勢,順勢而為,又能更進一步。”
說著這話的時候,他表情嚴肅,盯著幾個兒子的眼睛,確保他自己說得話,沒有兒子在敷衍。
“如今,不管朝堂上爭鬥如何,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