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朱棣這個老六(第2/3 頁)
元璋舉例的目的,就是忽視了蒙元為什麼要進攻車營的必要性。就只是覺得,一萬軍隊讓蒙元消滅,他們有多少軍隊才會來消滅。事實上,朱元璋其實都已經回答過了,為什麼一定要消滅一萬朝廷官軍,這必須要有一個充足的理由才行,一如鄧愈所介紹的那種。
要不然的話,蒙元也不是傻子,看到偏廂車組成的防禦陣線,肯定知道不是那麼好打的。憑什麼要死幾千人來啃?要知道,就算以一比二的傷亡比例,蒙元也損失不起的。
草原上,能有多少人口!
本來想裝個逼,但是沒裝成!
他在遺憾著,邊上的燕王卻是非常高興,當即對朱元璋奏道:“父皇,兒臣請求一凡一起北上,有他出點子,當能早日收復遼東,擊敗蒙元!”
這不,都還只是在這聊聊,就聊出了一個車營!還不知道張一凡到了北方實地之後,還能搗鼓出什麼東西來。
李善長一聽,頓時大喜,燕王這個提議好啊,於是,不等張一凡說話,就立刻奏道:“陛下,北方戰事久拖不決,也確實影響北方民生。如果能早日解決北方之敵,是千萬百姓之福啊!”
張一凡一聽,連忙奏道:“父皇,兒臣還要照顧鏡靜和孩子,走不開!”
兒子才滿月,這個老四就想拉自己跑北方去,腦子被驢踢了麼?自己又不愛打仗,只是想種田而已!
朱元璋聽了,還沒回答,李善長就立刻看向張一凡,義正言辭地說道:“敢問大駙馬,剛才面對土司、藩國侃侃而談者是誰?兵者,詭道也,以堂堂正正之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但是又是誰,言辭鑿鑿,以奇計而勝之?又是誰說,敢犯大明者,雖遠必誅?如此種種,事到臨頭,卻以婦孺之名為藉口,連北方都不敢去?”
張一凡一聽,頓時臉色一紅,這是在說他只是會嘴炮而已,真要動刀動搶卻不敢!
他還正要辯解的時候,朱棣已經先一步開口說道:“一凡,你就這點不好,怕兵事,我讓你去軍營你也不去。這樣一來,你說得再好聽,有人會聽你的麼?鏡靜那邊,都已經過了月子,基本不會有事的了。可以讓大嫂照顧下,肯定不會有事。如今北方需要你,我也需要你,你就別推了!”
張一凡:“……”
這個老四,你還真得是就知道打仗打仗!
李善長看到燕王支援他,頓時心中一喜,又接著說道:“家國天下,先有國而後有家。我是老了,要不然只要陛下下旨,雖刀山火海亦不會辭,早日打敗強敵,便能讓百萬將士解甲歸田,家人團聚。大駙馬,你還年輕,又是我大明第一才子,如此要緊之事,豈可因小家而推辭不去,辜負聖恩?”
衛國公和曹國公聽了,雖然他們沒有說話,但是從他們流露的表情能看出來,他們對大駙馬是有點失望了。
如果說,張一凡在兵事上沒有主見,只是文官的話,他們可能不會有什麼要求,也不會有如今的期待;但是,偏偏張一凡在兵事上也侃侃而談,強硬對外,還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於是,他們自然就對張一凡有了期待。結果沒想到,事到臨頭,張一凡卻是慫了,至少在他們看來,張一凡是慫了,拿老婆孩子當藉口,因此,失望的情緒,自然而然就有了。
不過,朱元璋卻是知道,自己這個女婿對媳婦的態度,遠非其他人對他們媳婦的態度可比。就當年為鏡靜敲響登聞鼓這種事,就沒有其他人能在張一凡那個處境中做得出來。
成婚之後的一幕幕,朱元璋也是看在眼裡的。包括且不限於變出各種長篇,就只是因為鏡靜喜歡看而已,甚至還養了人,取名通俗文學社這種,讓鏡靜開心。
這麼想著,朱元璋便開口說道:“朕相信一凡不是你們想得那樣。這樣吧,燕王就藩北平,太師亦先前往,和魏國公一起輔佐好燕王,至少可以先把那個車營打造出來,看看如何編練軍卒。一凡這邊,再陪鏡靜一兩個月,然後趕往北平接替太師如何?”
雖然說,他好像是在商量,但是他的語氣,卻是不容商量,就這麼安排了。
李善長沒想到自己費了那麼多口舌,結果把自己給說去了北平。
前面也同樣說得慷慨激昂,說只要陛下下旨,赴湯蹈火都願意。如今洪武皇帝真下旨了,要是推辭的話,就是打自己臉了。
不過還好,也就是去一兩個月而已,就是南來北往的,舟車勞頓。算了,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自己要是推辭,大駙馬肯定也會跟著推辭。
心中有了計較,他便立刻回奏,聲音很洪亮,還作慷慨激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