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官威(第1/2 頁)
“這等小事,無須即刻稟告,留意著三天一報即可!”
一處房子內,李府下人得了指示,躬身而出。
而房子裡的那人,皺著眉頭,有點疑惑地自言自語道:“這個水泥的東西,真得很值錢?”
這些人不是別人,而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眼線。
在洪武九年的時候,大名鼎鼎的錦衣衛並沒有設立。朱元璋用來監視手下文官武將的人,用的是檢校。
換句話說,這個檢校可以算是錦衣衛的前身。如今只有密探職責,而無拘捕,審訊之權。
具體來說,檢校職責為: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聞。
在後世,很多小說傳記把大明密探傳得神乎其神,似乎事無鉅細,無不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別是在這洪武初年,朱元璋要監視的,也就是在京師的那些文武重臣,而監視的手段,不可能是竊聽器啊什麼的,只能是收買下人,或者乾脆安插下人之類的。
李家,當然是朱元璋重點關注的家族,雖然這個李佑並不是李家的厲害人物,但是他娶了胡惟庸的侄女,是李胡聯絡的紐帶,因此,在他的下人中,也有檢校密探。
這些密探,重點關心的,並不是李家的小毛病,事實上,如果真得事無鉅細地關心,那也關心不過來。他們重點關注的,是李家和什麼官員來往,有商量什麼事情等等。因為這些事情,才是朱元璋最關心的。
如果不是李佑突然去拜訪了鄭國公常茂,又找了縣令議事,說不定密探還不會把這個事情報上去。
第二天的時候,有關水泥的訊息,也呈上了朱元璋的案頭,但是並沒有引起朱元璋的重視。
這個水泥一詞,實在太過普通,如果換成神泥,說不定還會引起注意。
天色大亮之後,李佑坐著轎子,到了縣衙,然後由縣令陪同,領著一大群衙役,浩浩蕩蕩地出城而去。
這種情況,其實很少見到。
因為在這個時候,皇權不下鄉,地方上多是鄉老自治。洪武初年,剛經過戰亂,不少地方沒有德高望重之鄉老,便是里正管事。縣衙這邊,如果有事,就派人過去通知即可,很少有縣太爺親自下鄉的。
好巧不巧的是,縣太爺難得下鄉一次,老天爺竟然下雨了。雖然是毛毛細雨,但也夠倒黴的。
於是,除了坐在轎子裡的貴人之外,其他衙役,還有李府跟班之類,全都淋雨了。
要是一般情況的話,這時候,一行人會找個避雨的地方,等著雨停了再走。
可是,李佑也在,急著把水泥這塊肥肉吃到肚子裡去,因此並沒有出聲說要避雨。
縣太爺這邊,自然是以李佑馬首是瞻,他只能當了惡人,吆喝著衙役冒雨趕路。
倒黴的是,這雨雖然不大,可城外的官道,那是不可能用石板鋪的,雨水一浸自然就變得泥濘了。
人走還好,可這馬車就有點陷地裡,需要有人推著走。
這麼一來,這一行人一直到午後十分,才算是趕到了柳家村。
雖然雨早已停了,但是這一路上,一個個都是一肚子怨氣。
下鄉一趟,太遭罪了!
他們當然不敢衝縣太爺發脾氣,就憋著一肚子氣,一個個就像火藥桶一樣,隨時能爆。
李佑當然沒影響,不但沒有淋雨,還在車裡用了點心。到了地方之後,他鑽出馬車一看,頓時就驚呆了。
真得沒辦法,整個柳家村一百來戶,全部都是兩層的水泥房,並且是統一規劃,在朱鏡靜的參謀下,利用了遍地的柳樹,從外面看去,真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好地方。
李來福得李佑開恩,也是一直待在車裡,此時立刻殷勤地給李佑介紹了起來。
本來的話,衙役們到地方了,雖然雨停了,可也肯定是想去找里正,要烤火烘乾衣裳。
但是,縣太爺就陪著那李大人,壓根沒有挪動腳步的意思,那他們就只能憋著,很是不爽。
“走,去那水泥作坊看看!”李佑最關心的,當然是水泥作坊,因此,在聽了李來福的介紹之後,心中火熱,恨不得把水泥作坊吃下,因此,自然第一時間便想過去看看,這水泥到底是怎麼樣的?
同時,縣令這邊,也讓衙役去傳柳家村裡正以及那個叫張一凡的鄉下小子。
雖然李佑並沒有穿官服,但是,縣太爺是穿了官服的,又有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跟隨,便自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