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還是爆發了。成吉思汗西征前,派使者來到西夏,索要玉插屏,並要求西夏派兵助戰,西夏已經不堪蒙古強加的重負,還沒等遵頊回答蒙古使者,他手下大臣阿沙敢不就直接拒絕了蒙古人的要求;使者回去覆命後,成吉思汗果然大怒,率大軍前來,遵頊無力抵抗,只得乞和,成吉思汗當時正忙於西征,便同意了西夏的乞和,領兵退去。
蒙古人的這次征討,嚴重打擊了遵頊,無奈之下,他只得讓位於次子嵬名德旺,德旺年輕氣盛,再次聯合金國,企圖對抗蒙古,這又引來了蒙古第五次征伐西夏,當時,成吉思汗還在西征途中,所以這次蒙古人的征伐只不過是教訓一下西夏,真正的懲罰還在後面,西夏因此又得以殘喘度日,這時,整個帝國上下瀰漫著末世的氛圍,誰也不敢再對那個茫茫大漠中的宓城抱希望,就在這樣的末世氛圍中,党項人等來了最後的末日。”
“那就是公元1227成吉思汗最後一次征伐西夏嘍?”唐風言道。
“嗯,那是党項民族歷史上最黑暗的一章,當蒙古使者來到興慶府宣佈最後通牒時,阿沙敢不再次說出了大話,成吉思汗被完全激怒了,他抱病親征西夏,併發誓道:‘以死之,以滅之,以絕之!自唐兀惕百姓之父母直至其子孫之子孫,盡殄無遺矣!’,白色帝國的最後一年初春,成吉思汗大軍包圍了興慶府,這時,年輕氣盛的德旺已經暴卒,他的侄子嵬名睍被國人擁立為西夏最後一任皇帝。此次都城被圍,不同以往,這次蒙古人已經攻下了除興慶府外,所有的西夏城鎮,帝國的力量已經損失殆盡,除非有神兵天降,否則,西夏亡國無疑,全城上下,婦孺老幼,他們知道不會再有救兵來救他們了,除非是昊王當年埋伏下的那支人馬……可是他們望眼欲穿,也沒能等來一兵一卒,嵬名睍拿出了那四塊玉插屏,他決計哪怕城破,也不讓這四塊玉插屏落入蒙古人手中,於是,嵬名睍命人尋遍全城,才找到城裡僅剩的一位玉器工匠,他讓工匠抹去玉插屏正面原先刻下的漢字,重新用党項文字,而且是用較少使用的党項隸書刻上昊王原先那段話,再在每塊玉插屏上刻上另一塊玉插屏所藏的位置,秘密派了四批人,帶著四塊玉插屏衝出興慶府,去向那四個秘密存放玉插屏的地方。”
“用党項文字,是為了不讓其他人辨認出玉插屏上的內容?”唐風問。
“是的,嵬名睍正是此意!”
“那後來這四批人是否都按預定地點到達了呢?”韓江問道。
“這就沒人知道了,因為從這之後,四塊玉插屏,便天各一方,再沒聚齊過,也再沒人知道四塊玉插屏都存放在何處?……就這樣,興慶府一直被圍到了盛夏。也是這年盛夏,在六盤山養病的成吉思汗身體每況愈下,最終死在六盤山,有傳言說,成吉思汗是被一個穿白衣的党項少年刺死於大帳之中。”
“什麼?穿白衣的党項少年?”唐風忽然想起了在飛機上的那個奇怪的噩夢。
“不論怎樣,成吉思汗,這位世界征服者,最終死在了西夏的土地上,這便是党項人的噩運,成吉思汗死後,蒙古人遵照成吉思汗的遺命,秘不發喪,只等西夏君臣前來投降,再殺盡城內所有党項人,那是興慶府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夜,一個大屠城之夜!興慶府內,無論男女老幼,悉數被殺,僥倖活下來的党項人寥寥無幾……”說到此處,大喇嘛停止了敘述,口中念起了一段晦澀難懂的經文。
佛堂內忽然變得鴉雀無聲,眾人皆默默無語。
第二十二章 大屠城之夜
沉默了很長時間,唐風見大喇嘛停止了唸經,才小心翼翼地打破了沉默:“那……那後來你們這支党項人又是怎麼來到這裡的?”
“你們的祖先就是在西夏亡國之前,攜帶玉插屏逃出興慶府的那四支人馬中的一支?”韓江插話道。
大喇嘛輕嘆一聲,道:“不!我們的祖先並不是嵬名睍最後派出的那幾支人馬,我們家族的祖先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沒藏訛龐。”
“啊!怪不得我們在柱廳內看到的那些靈匣上,很多都寫著‘沒藏’二字,原來你們就是沒藏氏的子孫。”唐風對這個驚人的發現吃驚不已。
“不錯,我們都是沒藏家族的子孫,沒藏家族在沒藏訛龐死後,便已失勢,皇帝是不會再信任沒藏家的,為了避禍,沒藏族人遷到了賀蘭山中,直到帝國的最後時刻。這麼多年來,我們家族世代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就在興慶府被蒙古大軍攻破時,有一位白衣少年,揹負著一個包袱逃到沒藏家族所住的村莊,族人這才從白衣少年口中得知,興慶府已經被蒙古人攻破,那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