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個連大倒是個有本事的。看到村長這麼做,保證這些人不會去村裡做壞事。連大每天都讓兩個婦人煮些粥,添些野菜什麼的,先給老人孩子婦女吃,最後才是青壯年們。坐吃山空也不行,自己就帶著些小夥子去山上打獵,沒去三清村的後山,而是去了更遠的地方,倒也打了些山雞野兔什麼回來。有時候連大去打獵的時候會碰到王武,也會說上些話,王武回來的時候也和杜偉銘說了幾句。
只是災民好像越來越多了,廣場上的草棚子也越來越多。村裡總共也就不到兩百人,而流民已經有四五十人之多了。後面來的人,村民們也沒再捐出糧食,自己吃飯都不夠,哪有餘糧給別人啊。災民多,問題也就多。這麼多張嘴等著吃飯,就發現有人去偷村民們地裡的菜。一開始還好,只是少量的,村民們也就沒多說什麼。也是後來不行了,田裡的土豆紅薯還沒長好就有人把他們挖了出來,這下村民們不幹了。大家也還指望著這些糧食呢。
衝突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村民們要求這些災民搬出村子,村子裡不歡迎他們繼續居住了。衝突也從小範圍的爭吵漸漸上升為武力衝突,村長也無力,去了官衙請衙差,人家可不管。鎮子裡災民也不少,最近偷竊、強搶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衙差才就那麼些人,哪裡管得過來啊。
村民們也不肯能白天晚上都在田裡守著吧,這可把村民們愁懷了。衝突日益升級,連大能管著自己那些弟兄,可是管不了後面來的那些災民,那些災民真的是餓瘋了,見什麼吃的都一窩蜂的去搶。杜偉銘家裡的田地也遭了殃,屋前的那小片還好,還沒敢偷到門前來。遠處的田地可是損失慘重啊。土豆紅薯被挖了不少,家裡種的黃瓜什麼的蔬菜更是快摘沒了。王武氣的跳腳,想要找他們去算賬。可是人家都是晚上行動的,你也沒見到底是誰偷的,不能亂抓人吧,抓賊要抓贓。
村民們最後沒有辦法,就組織了小夥子,每天晚上十人,輪流繞著村子裡轉悠,保護地裡的莊稼,直到最後發展為白天也有十個人在轉悠。這樣,偷菜的行為總算是稍微有些制止了。可後山遭了殃,山上的野菜、野味什麼的數量是急劇減少。
平福鎮的災民也是越來越多,縣令這下坐不住了,已經上報朝廷,但是還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方法出來。眼看著災民再不處置就真要出大事了。最後朝廷出動了官兵,把犯事的災民直接抓起來,其餘的就集中到幾個地方,朝廷撥了些糧食下來,先安撫著。事情總算是得到了解決。
三清村的災民大部分也去了哪些個地方,只有連大帶著些人請求留在村子裡。如果去了官府,最後很有可能就是被賣為奴隸,以前有旱災,澇災的時候幾乎都這樣。連大等人的行為到是得到村民們的認同,也就同意他們留了下來,只是廣場上也不適合長期居住。他們就在村口處搭了幾件茅草屋暫時安身,保證不會影響村民們的生活。
村民們的生活總算是恢復正常了,災民在的那些日子,家家戶戶都是提心吊膽的,深怕半夜會有人衝進來,晚上睡覺也睡不踏實。縣衙也給三清村發了些救濟糧,這是這救濟糧一般是糟糠,剩下些糙米,而且是按照人口發放,一人也沒領到多少。村民們大多數把糟糠什麼的用來喂家裡的牲口了,糙米還能留著。這救濟糧也沒緩解多少,有總比沒有強吧。
天氣漸漸冷了下來,一場大雨總算在人們的期盼中降下。已經快大半年沒有下雨了,村民們都歡喜的不行,總算是降雨了。大雨已經整整下了一天了,好像還沒有停止的意思,開裂的田地也得到緩解。杜偉銘這兩天都窩在家裡沒出門。這雨要麼不下,要下就是傾盆大雨,出去就得全身淋溼了,你打了傘業沒用。
吃過晚飯大家就早早上床休息了。突然聽到了門口傳來連續的敲門聲“咚咚咚,咚咚咚”這麼晚還有誰會來啊。杜偉銘真準備開門,周文和王武先起床來看了,居然是連大抱著個小孩在屋外敲門。
“快,你別站在外面了,先抱著孩子進來吧。”
“周文,快去燒些熱水來。”
連大懷裡的孩子臉紅的不行,額頭也是滾燙,一看就知道是發燒了。想想這麼大的大雨,估計他們的茅草屋也是不行的,只是這孩子好像已經燒了挺長時間了。杜偉銘讓王武去找身乾淨衣服過來,連大身上也是渾身都溼透了。再不換衣服,估計他也得著涼。
熱水燒好後,周文和杜偉銘兩人小心地給那小孩擦身,把溼衣服脫下,換上乾淨的衣服。杜偉銘找了自己的一聲衣服給他換,家裡就他的衣服還算小,穿在那孩子身上還是顯得太大了。
“周文,去打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