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是懾於衛宣公帝王的光環?宣姜本是公主,見慣了帝王將相,或許未必如此嚮往富貴吧?
然而,也許正因為如此,再也不能離開富貴也未可知。
無法猜度,我們只知道,宣姜最後選擇了接受。然而她不曾預料,她的選擇註定了未來生活中種種悲劇的發生。
一場醜陋的鬧劇就此落下了帷幕。
這樣的醜陋史上並不匱乏,甚至俯拾皆是。
被稱頌不已的唐明皇與楊貴妃不也是父娶子婦嗎?雖有三千寵愛在一身的佳話,到了玉環還是被恩愛的男人賜死在馬嵬,遺世而立的美麗終做了土。
醜陋的土壤畢竟難以綻放真正的風華。
很多有關這個故事的版本,都在諷刺衛宣公的無恥,然而《新臺》它寫出了宣姜的心事,而這心事從這裡不過剛剛開始。
還有更加醜陋的下文。
衛宣公的劫色,對齊僖公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問題,雖然有被矇騙的憤怒,但是女兒嫁的是當權的帝王而不是尚未執掌玉璽的太子,實際更加符合他的政治心意。因此他接受起來沒什麼難度,甚至可以說歡欣鼓舞。
難處在皇子。
為了安撫姬伋,宣公在自己的後宮裡,挑了幾個出色的送去給兒子。為免後患,衛宣公還將其中的一個指定為太子妃。
姬伋自然心懷不滿,但身份都是老爹給的,一介太子並不能左右自己的愛情和婚姻。他木訥地接受了父親的安排,並從此變得更加木訥。
他唯一的爆發要在多年之後了,不難預想那將是一次壯烈的爆發。
宣姜很快生下了兩個皇子:姬壽與姬朔。他們是姬伋的弟弟。
很有可能這兩個弟弟帶給姬伋無比的震撼,因為他難免會假想:這兩個弟弟本該是我的兒子——很混亂吧?春秋時代彷彿就是這樣混亂著一路狂奔而來。
十五年就在姬伋的疑惑與沉默中過去了,宣姜的兒子皆已成人。
衛宣公老了,他很快就將退出歷史舞臺,下一個閃亮登場的該是姬伋了。
姬伋,宣姜當年差點就嫁與的男人,他會登上帝位,並剝奪宣姜的幸福——她的兒子就是她僅有的幸福。
身為帝王泰半會剷除異己的。宣姜年老色衰,已沒有膽色靠臉蛋維護兒子的命運了。恰在此時,小兒子姬朔向母親告密,說大哥姬伋從未忘記父皇的奪妻之恨,併發誓繼位之後,要將他母子剷除乾淨。
宣姜的長子姬壽,是個溫良少年,然而姬朔卻非良人。他想利用母親除去姬伋,自己取而代之。
權利慾使當年宣姜躬身接受的醜陋再次破土而出,現出了稜角。
宣姜立刻帶著姬朔跪倒在衛宣公腳下,告發了姬伋的所謂“陰謀”。
女子真是可憐,先被丈夫欺騙,然後再被兒子欺騙。原來無論怎樣,女子總躲不開男人的欺騙。
昏庸的衛宣公大怒,他召來了姬伋的生母夷姜,斥責她失於管教。
在這天夜裡夷姜帶著無限憤恨自縊了。這名女子,失了節,又失了寵,最後還因為兒子失了勢,所以,她絕望地選擇了離開。
可以肯定,姬伋的一生極其不幸。
從他母親的不顧而去便知道他並未享受多少母愛。說不定,他是母親鬱鬱寡歡的成因。
當年因美貌虜獲了庶子的夷姜,在年華老去門庭冷落之時,未嘗不充滿悔恨。
恨屋及烏,她能有幾多母愛來對無辜的姬伋拋灑?原本還指望他做了帝王,自己享受下太后的榮華,現在連這丁點希望都破滅了,不如死去。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當燕婉遭逢戚施(3)
夷姜拂袖而去,便輪到姬伋。
禍及姬伋,宣姜始料未及,在她心裡或許還留有姬伋少年時的英姿,她只想救兒子,卻忘了此地是宮廷,從來沒有小事。
犯上,是關乎生死的大事。
衛宣公越老,越恐懼喪失權利和生命。因此他一邊派姬伋打著“四馬白旌尾”的旌旗出使齊國,一邊派出了殺手。
宣姜大駭,急命長子姬壽去給大哥送信。
可是姬伋完全不相信,他認為虎毒不食子,父皇再狠毒,不過搶了自己的新娘。
搶劫而已,又不是殺人。因此堅持要出發。
這時,故事裡第二個正面人物出場了。姬壽決心為弟弟贖罪,在送行宴上,他將姬伋灌醉,自己代替他出發了。
於是只認旌旗不認人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