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選擇消極防守的下策:把輜重轉移到越地,自己帶領人馬投奔做長沙王的親戚。
事情果然朝預料的方向發展,黥布的軍隊向西挺進,在半道上和劉邦的軍隊短兵相接。劉邦遙遙望見黥布,質問他為何造反,英布由衷地說道:“我也想當皇帝啊!”咽得劉邦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兩軍大戰,英布敗走,終致徹底滅亡。
“受刑而王”,“受刑而王”,這話只對了一半,這話預料了黥布會被封王,但沒有預料“王”了之後會怎樣。
【個性點評】
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恥的!黥布的無可無不可就源於他骨子裡的缺乏信仰,因為缺乏真正的大志,所以,他可以坑殺降卒,可以追殺義帝,可以隨時背叛項羽,也可以隨時背叛劉邦。當“受刑而王”的預言得以實現,黥布就開始聚精會神地維護自己的地位,因此,黥布不可能成就大事,這是他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所先天決定了的。
劉邦曾很迷惑地問別人:“黥布為什麼放棄上策、中策而選擇下策呢?”那個被稱為薛公的人這樣說:“英布本是原先驪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他平時做事的出發點全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而從不顧及當今百姓,所以他選用下策。”—看,這就是最早的階級分析!
李廣:有些錯永遠不能犯(1)
多少年之後,被稱為“飛將軍”的李廣一定還記得當年梁孝王私自把將軍印信授給自己的情景。那時的李廣還年輕,不知道這是一場嚴重的政治事件。
還是從李廣的家世說起吧。
毫無疑義,李廣是名門之後。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荊軻,知道荊軻就應該知道燕太子丹,李廣的高祖就是俘獲燕太子丹的秦朝名將李信。只是到了李廣這一代,他們李家已經成為徹底的普通百姓了。
李廣生活在偉大的時代,他跨越了文景之治,並有幸成為漢武帝的臣民。不僅如此,漢朝的這三代領導人都對李廣的名字耳熟能詳,並不時給予高度評價。
在李廣還是青澀的毛頭小夥子之時,他衝鋒陷陣,手搏猛虎一類的英勇事蹟已經廣為流傳,以至於漢文帝曾用惋惜的語氣說道:“可惜啊!李廣你生不逢時,若你能出生於高祖時代,萬戶侯豈足道哉?”
漢文帝一語成讖!他已經為李廣蓋棺論定,只是尚是早晨八九點鐘太陽的李廣不知。
漢景帝時期,七王作亂,吳楚叛軍西進之時,梁國首當其衝。此時的李廣作為驍騎都尉隨從太尉周亞夫馳騁梁國,協同景帝之弟梁王打了幾場勝仗,並且在一場關鍵的戰役中,李廣所向披靡,一鼓作氣,奪了敵方的主將之旗。無敵的李廣自然贏得了滿堂喝彩。雖然他僅僅是個都尉,李廣還是被前敵總指揮梁王破例私下授予了將軍之印。這是破格的獎勵,不知深淺的李廣只顧著高興,哪知這次私下的破格獎勵將給自己以後的人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朝廷內部的事情李廣當然無緣知曉,他所知道的是,就因為梁王的這次獎勵,朝廷取消了對他的任何封賞。
之後,李廣就成了邊將,上谷、上郡、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等地都留下了他嘚嘚的馬蹄聲,只是一直在太守職位上徘徊,從來沒有任何提拔。政治上不可靠啊—和梁王私下授受,豈能怪得別人?
在這期間,李廣曾創造了一個經典戰例:匈奴大舉入侵上郡,天子派來一名宦官跟隨李廣學習軍事,抗擊匈奴。這位宦官帶領幾十名騎兵,縱馬馳騁,遇到三個匈奴人,就與他們交戰,三個匈奴人回身放箭,射傷了宦官,幾乎殺光了他的那些騎兵。宦官逃回到李廣那裡,李廣說:“這一定是匈奴的射鵰能手。”李廣於是帶上一百名騎兵前去追趕那三個匈奴人。那三個人沒有馬,徒步前行。走了幾十裡,李廣命令他的騎兵左右散開,兩路包抄。他親自去射殺那三個人,射死了兩個,活捉了一個,果然是匈奴的射鵰手。把他捆綁上馬之後,遠遠望見幾千名匈奴騎兵。他們看到李廣,以為是誘敵之騎兵,都很吃驚,跑上山去擺好了陣勢。李廣的百名騎兵也都大為驚恐,想回馬飛奔逃跑。李廣說:“我們離開大軍幾十裡,照現在這樣的情況,我們這一百名騎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來追擊射殺,我們會立刻被殺光的。現在我們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為我們是大軍來誘敵的,必定不敢攻擊我們。”李廣向騎兵下令:“前進!”騎兵向前進發,到了離匈奴陣地還有大約二里的地方,停下來,下令說:“全體下馬解下馬鞍!”騎兵們說:“敵人那麼多,並且又離得近,如果有了緊急情況怎麼辦?”李廣說:“那些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