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結了個唵字印,現出一斗大軍持,那軍持瓶口生出清光數圈,吸了不少亡魂。那些兇惡鬼魂,已能離水不消,也與梵天眷屬撕殺起來,相有損傷。一個三頭蟒魂分擊數人,趁一天女慌亂之時竟吞食了去。屍棄大梵天王雖是分身,登時大怒,白塵拂怒張,如一白熾太陽當前,放出無量剌眼光線,把那些圍上來的鬼魂連大半畝海水一一灼成輕煙。此時不遠處傳說一陣咒語,化作一青藍大網,擋了白熾光芒。那些閃避不及的鬼魂似教一無形大手攏去,約束在兩旁,只把青熒赤焰之眼,狠狠盯住來人。
和君持自不作理會,徑自飛速向前。
不一會兒,便到了錢塘江口。遙遙一望,那錢塘江口萬重濁潮,一波一波擊去,每一擊又較一道白色光牆擋了回來,但那白色光牆又擋了一回便又退後幾分。和君持與屍棄大梵天王道:“你可使眷屬在此相助錢塘江神伍胥,我倆入那水中尋那原兇。”
屍棄大梵天王合什應允,那無數梵天眷屬,便依言飛入白色光牆之內,也各出法寶,拼了法力,立時光華大盛,把萬重濁潮逼退了回去。
此時,召州城鳳凰山下,惡江口中。支七已取出青蓮華目,三十六瓣蓮華連成一碩大華幕,安穩擋住濁潮。而那鳳凰山上,那三山國王各持一金印,向空中擲起,化作三座大山,全別是赤黃赭三色,那三山在空中顯了一顯,便生了根般堵在濁潮之前。三山一現,東南大荒,此時那此大大小小受三山國山所轄的山神,也紛顯了大小神通,化作一座座山峰成排連起,雖不及三山那般大小堅固,卻也一時無損。
那濁潮越來越急,越來越高,一波接一波,轟得那些山峰搖搖晃晃。半個時辰之後,那海水也深黑如凝,水中鬼魂也更生猛,連撕帶咬,或撞而衝,一二鬼魂竟手持法寶、飛劍,只管朝青蓮華幕與山峰砸來。那些小山山神,那有天大法力,經不了幾下,登時轟碎了數十來座,只三山國王在鳳凰山上也俱胸口一震,又取出一金卷,正乃上天所賜,總轄東南千山之卷,拋向空中,替了那些粉碎山峰。
弘憫施了大光明術,在水中行走,每進十里便覺壓力大上一分,袈裟所發之光便小一分。待進了百餘里,竟有鬼魂能近得了身來,而袈裟所發之光,只微覆於體,再也照不廣大。心中方道這老妖那裡收得如此多亡魂,這百餘里處都是此不弱之鬼魂。手下不敢怠慢,連施降魔印,口喝獅子吼,震退了一干圍來鬼魂。心想如此下去,未及那老妖陣眼,倒反削了法力,這老妖好生厲害心思,得尋著他陣眼遁去才好。心下一念,便也盤跏起來,眼射金光,在這黑茫茫海中尋去。只見一團團陰影怪形疾來倏去,密密麻麻不知幾百裡,如黑霧般籠籠罩罩。弘憫瞧了一番,暗中又驚訝了一番,心知他瞧不出端異,好在他尚有一物,有指邪辟顯之用。自懷中抽出一木魚,把木魚往下一放,便洪然化作巨魚,紅鱗金須,圓頭闊口,足足有百來丈之長。那魚方一現身,水中那些魚蝦鯊鱷,俱驚退不前,連一干弱小鬼怪,也莫不退避。弘憫又取了木魚槌往水中一拋,化作一道金光飛射而去,在這方圓五百里中來回逡旋。不消片刻,那木魚槌便指向一處急飛而去,突然一道黑光蓬然炸上,把那槌炸個粉碎。弘憫心中一怒,驅了巨魚急奔而去。
而和君持那邊則顯得輕鬆,他有屍棄大梵天王化身相助,那白塵拂原有祛邪去魔之用,白光照射之下便知深淺,不一會兒已尋著澍霸所鎮陣眼。那陣眼外面列了十六面坎水旗,每四面分作俱作黑色,十六旗面俱顯了十六隻水妖,俱是惡名水怪之類,每四隻塗作一色,正應了四方之水。
那澍霸也是一威武漢子,頷下蓄了半茬黑胡,著了一身紫銀武袍,髻了一根玉劍,雙目如星,朗朗照來。見著和君持與那屍棄大梵天王,已是老相識舊仇人。他與和君持爭鬥了幾百年,和君持雖須轉世,但終算是賢護菩薩下凡,幼弱之時總有一干天龍八部相護。及了二百年前,他著了和君持一道,閉關至今,卻從未見過和君持向有幫閒。那弘憫想必在南處與和玉者相鬥,眼前這帝王好不威風,手中白塵拂方才已見過厲害,但見他胸前一個萬字元,想來也是菩薩天王之流。
澍霸乃水中巨妖,數千年來在此東海修練,千餘年前與和君持爭一美人,自黃鶴樓一直鬥到了錢塘江口。本想藉在水中除去,那料這和君持乃賢護菩薩,原手中有一淨瓶便可收盡天下之水,本身則是以水證得菩薩果,那曾遜他。直掀得水漫東南,澍霸一個不敵,撿個機會遁了水去。
如今又再相見,澍霸雖切之恨恨,但不敢輕意,鬥了十來次,每回便是以他敗陣而走,今番尋了同吃了和君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