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3/4 頁)
軍完全控制遼東城後,才可考慮下一步行動!高麗後續的援軍還有賓士遼東的路上,離此還有三四天的行事,我軍正可趁高麗援軍未至之時,將遼東城攻取!”
“陛下,臣也覺得,應該將盡取遼東諸城,再往高麗內地推進,方為穩妥!”右衛將軍左黑達隨後站了出來,發表他的意見。
見兩人都提這樣的意見,王易忍不住了,在左黑達說完後,馬上站了出來,“陛下,臣反對此議!臣以為,先攻取遼東諸城,再攻取平壤,必定要延誤戰機!高麗傾其國力所有來拒王師,先四萬兵馬援遼東城,後面還有十五大軍往遼河一線過來,其數十萬大軍皆聚集在遼東一線,就是想將我大軍拖在遼東這一帶,不讓我軍攻入其內地,待幾個月後天氣冷了,我們不得不撤走!我們不應該按泉蓋蘇文所想的這樣做,而要出奇兵,從泉蓋蘇文沒有想到的方向打過去,才有可能在天冷之前平滅高麗!這麼多的高麗軍隊馳援遼東,臣想平壤的守衛一定很空虛,此時趁虛將平壤攻取,一定是不難,若能取平壤,則覆高麗之根本,遼東數十萬高麗大軍可不戰而降!如今我大軍已經過遼河,臣以為,我們可以先棄遼東剩餘的諸城,避過高麗援軍,快速tǐng進至平壤一線,與平壤道大軍一起攻擊平壤,若是攻陷平壤,那這場戰事就基本可以結束了!”
“陛下,不可!”見王易如此說,吏部尚書楊師道馬上站了出來,“天子親征,不可冒險僥倖,臣以為,我軍必應先取遼東城、安市城、建安城,待消滅了遼東這些城池所有高麗的高麗軍隊後,方可再攻擊平壤,若直趨平壤,則建安、安市等諸城高麗大軍必將跟吾後,我方有腹背受敵之憂,我軍集全部人馬也不到十萬,而幾路高麗大軍有數十萬,此乃陛下親征,若萬一有失,那如何是好?”
長孫無忌在猶豫了一下,也站出來發表與楊師道相似的意見:“陛下,臣也認為接下來要小心謹慎,高麗人在其本土作戰,各種物資補給來得容易,而我軍雖然取得了遼東諸城的糧草,只是這一帶有遼河相隔,物資運輸不方便,我軍所需的火yào等物無法及時送達,若我大軍長驅直擊平壤,糧草供應如何保證?若戰事進展不利,在高麗大軍的優勢兵力合擊下失勢,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陛下,臣覺得王將軍所言極是,高麗大軍盡援遼東,我們應該趁平壤一帶空虛,揮一師直擊平壤,與平壤道大軍一道,將平壤城攻取!”李道宗站出來支援王易,“陛下若覺得大軍全部進入高麗腹地不妥,可以以大部兵馬攻擊遼東諸城,只遣一部突襲平壤,高麗人措人不及,我軍的攻擊行動也有可能成功!而且,高麗人聞知我大軍急襲平壤,一定回救的,那我遼東的大軍壓力一定會減小的!”李道宗說著上前一步,大聲地說請命道,“陛下,臣願領五千士卒,進擊平壤!”
五千士卒就想取平壤?李道宗這話讓許多人感動震驚…
第九十三章 朕一定要讓他做出儘快選擇
第九十三章朕一定要讓他做出儘快選擇
不過對李道宗話驚異的只有那些隨駕的文臣,已經獲取了數場勝利的其他領軍將領,自信心膨脹到了空前的地步,對李道宗所說的並沒意外。在這幾場已經過去的戰役中,我軍付出極小的代價,就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大部的領軍將領都極其看輕高麗軍隊,認為他們不堪一擊,他們覺得以自身五千兵馬,抗擊數萬高麗軍隊一定不在話下的,甚至打到平壤也不是沒有可能。
得到李道宗支援的王易馬上站出來,大聲請命,“陛下,臣也願領軍進擊平壤!”
“陛下,臣也願意領軍奔襲平壤!”接著契苾何力、執失思力,還有阿史那社爾、程名振等一群將領都先後站出來,表示願意領一部軍士,長途奔襲平壤。
李世民卻沒發表看法,神sè也很平靜,眼睛不時地在諸將臉上掃描。
這時一直沒開口的李世勣開口說話了:“陛下,臣覺得,進擊平壤與否,或者分不分兵,還是待攻取了遼東城再議為好,遼東城有守軍數萬,還有南側建安城的近兩萬守守,再加上來援的高麗大軍共還有二十餘萬人,若我軍無法有效擊敗這幾部軍隊,將遼東城攻取,那進擊平壤實是有風險!”
聽李世勣如此說,李世民似很是意外地愣了一下,接著又是一副有所悟的樣子,“李大總管此說有理,後續的攻擊行動如何展開,還是待取了遼東城,擊敗這十五萬高麗援軍後再議!”
見李世民如此決定,非常意料的王易不由的大急,再次站了出來,“陛下,遼東城已經被我大軍包圍,城內守軍龜縮在城裡不敢有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