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3/4 頁)
定方部會合後,李世民也特別接見了這位從資歷上來講,遠不能和其他大總管、總管級將領相比,但在這次征戰高麗的戰役中立下了卓著戰功的軍中後起之秀,大大褒獎了一番蘇定方的英雄壯舉,並極力稱讚了一番薦舉蘇定方的李靖,還有王易。
蘇定方能在幾年內在軍中任如此高階職務,除了其本身能力出眾外,還與李靖在李世民面前的薦舉有非常大的關係。蘇定方是庶民出身,在最講究出身的唐初,這樣的身份是容易被人看不起的,也極難快速升遷,因為有李靖的大力薦舉,蘇定方才能升遷這麼快。當然這其中除李靖的原因外,還有王易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在李世民、長孫無忌這兩個岳父面前大力推薦蘇定方有關。
若沒有李靖的大力薦舉,還有王易的一再推薦,蘇定方這次也基本沒有可能以副大總管身份領軍出征,至多是下面的一個分總管。誰也無法想象,若沒有蘇定方任平壤道行軍副大總管,目光短淺的張亮,會不會如原來歷史記載的那般,率部在遼東登陸,沒有舉部直取平壤。
在李世民此前收到的戰報中,已經知曉張亮與蘇定方為如何進軍之事時起紛爭,張亮就是計劃在遼東登陸,抄高麗人的後路,將遼東諸城取下,再與遼東道大軍會合的。只是因為蘇定方的一再堅持,還拿出皇帝的秘令,張亮這才不得不同意蘇定方的建議,令艦隊直接往平壤進發。
張亮因此還單獨向李世民提jiāo了一份奏摺,奏駭蘇定方邈視上官,不聽從號令,sī自作主張指揮兵馬行動,請求皇帝責罰,李世民在接見蘇定方時候,也把這份奏摺當著蘇定方的面予以駁斥,這讓有點擔心的蘇定方,消除了心中所有的疑慮。
幾部大軍會合後,只休整了一天,李世民就令所有人馬都往平壤進發,他要早一點抵達那個象徵他成就的高麗都城,向歸降的那些高麗重要人物,還有前來朝聖的新羅、百濟君臣耀武揚威一番。
在從會合地出發後的第十二天,大軍終於抵達平壤。留守平壤的張亮率麾下所有的人馬,還有歸降的高麗君臣,及聞知平壤被我大軍攻陷後,前來平壤面聖的百濟王扶余義慈和他手下的諸多大臣,新羅nv王金德曼和她手下的一幫大臣,迎出平壤城二十里。
李世民所領的人馬有數萬人,張亮所帶迎出城的有數萬人,一時平壤城外大軍雲集,熱鬧非凡。
被俘的高麗王高藏及及一班高麗大臣都被當作戰利品敬獻給李世民,惶恐萬分的高藏及他手下的大臣,匍匐在李世民腳下,長跪不起。
李世民一副勝利者的姿態,非常寬容地扶起了高藏,語重心長地說道:“遼東郡王能在最後時刻罷兵停戰,將罪魁禍首泉蓋蘇文繩之以法,讓朕十分高興,然遼東郡王若能早一日醒悟此道,也不會有戰事發生了!”李世民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看著誠惶誠恐的高藏,還有場內那些原高麗的大臣,百濟及新羅的君臣,朗聲說道,“兵者,兇器也!朕何嘗想舉兵徵遼東,朕一直希望遼東無戰事,遼東三蕃國相安無事,但事不如人願,執掌高麗大權的泉蓋蘇文妄起兵事,與新羅相互攻伐,百濟王扶余義慈也不聽朕的調停,聯合高麗軍攻新羅,許多百姓遭受塗炭,朕心急如焚,曾數次派使者勸慰,讓他們止兵戈,以免百姓遭戰luàn之害。無奈扶余義慈與高藏都不聽從朕的勸告,一意孤行,以致天人共怒,朕不得不派大軍進入遼東,以息兵事,還遼東一個安和的環境,造福於此地的萬千百姓…”
聽李世民直接點名,候在一旁的百濟王扶余義慈大驚,大步從列中出來,撲通一聲跪倒在李世民面前,以顫抖的聲音請罪道:“大唐皇帝陛下,罪臣是被眼前的利益所méng蔽,聽信了泉蓋蘇文派來的使者勸唆,起兵攻新羅,臣在接到陛下的詔令後,經過一番思索,終於省悟,止了兵事,並準備遣軍協助大唐軍隊攻取平壤,以贖原先所犯下罪行,只是遲了一步…如今泉蓋蘇文已經伏法,高麗境內兵事已平,此全是陛下之恩,臣也馬上到平壤向陛下請罪,臣及臣治下百濟所有臣民,都願意聽從大唐皇帝的號令,不敢有絲毫違抗!”
唐軍的如此出sè的攻擊力、戰鬥力,已經讓扶余義慈心驚膽戰,他怕唐軍在攻滅高麗後,下一個目標就是攻打百濟,他知道,百濟的實力遠不能和高麗相比,高麗在幾個月之內就亡於大唐,如果大唐軍隊攻擊百濟,以百濟的實力,也根本抵擋不住的,百濟亡國沒有任何的懸念,因此也趕緊站出來請罪,希望先認罪,並答應大唐皇帝的諸多要求,以換取百濟的存在。
扶余義慈的認罪還是讓李世民感覺到滿意的,當下示意扶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