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一左右,大約三十年的功力,不過倒是非常精純凝聚。一下損失那許多,甚感可惜。第一次被雷劈後,得了個超強記憶力的好處,這一回不但沒好處,竟還失去了這許多功力。不禁仰頭指天罵道:“我操,有本事的就再來一記把老子給劈回去……”這一罵竟收不住口,心想自己幸福美滿的生活剛開始不久,正過得好好的,就把自己劈到了這不知什麼地方的地方。越罵越生氣,大罵不停。直到罵得累了,罵得沒話罵了,這才停住,解下金龍壺來擰開蓋子喝了幾口酒潤嗓子。只是罵了這半天,天上仍是太陽高照,毫無變色,連風都沒起一點,看來並不管用。
“算了,還是先確定自己究竟是到了什麼地方再說吧!”又嘆了一口氣,他從金龍壺中取出一襲寶藍色的新長袍與一件白色中衣。脫掉身上焦黑破爛的衣服,蹲在溪水邊洗了把臉,又將身上沾染的焦黑處擦洗乾淨。然後換上了新衣,又將頭上髮髻解開,披散下長髮,從金龍壺中取出一把梳子蘸了些清涼的溪水將頭髮梳理整齊,清理乾淨。運功將頭髮上的水分快速蒸乾,又重新挽了個髻,用一條藍色絲帶繫住。收拾妥當,在溪水旁照了照,只見煥然一新,心情竟也隨之好了一些。
左右看了看,正猶豫是順著溪流往上游走還是往下游走時,忽然間耳際一縷簫音傳來。從低漸高,一首簫曲如歡快的小溪般流入耳中。簫音本低沉,吹來有悽迷幽怨之意,但這一首曲子卻被吹簫人吹得十分歡快。似一縷清泉叮咚,跳著歡快的小浪花不斷向前奔騰。簫音似也帶著清泉的清新氣息,只覺那一縷簫音鑽入心腑,化作清泉將心靈洗滌了一般,令人聽後只覺心中所有的煩惱憂愁都一掃而空。
沈醉跟阿碧學的吹簫,這三年多來也常常練習,阿碧已說他如今簫技屬上佳,他也常自翊自己有吹簫的天分。但跟現在這吹簫者一比,只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實是大感不如。心中嘆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果然一點不假。”
細辨簫音傳來方向,卻正是從小溪的上游傳來,當下再不猶豫,尋著簫音往上游而去。轉了幾道彎,上了幾個坡,終於遠遠看見一個長髮及腰的青衫倩影正坐在溪邊的一處大石上低首吹簫。
阿碧常愛穿青翠的衣衫,又常常吹簫弄琴,這一刻,沈醉幾以為眼前的倩影便是阿碧。不過他終辨出來不是,不由得輕輕嘆了口氣。他與阿碧相處久了,熟悉已極,便是從一個側臉,一個背影也能識出。而眼前的這個側影則顯然不是,雖然一樣的美麗動人,卻是一個陌生的美麗側影。
他這一聲輕嘆後,簫音忽斷。沈醉覺打斷了人家吹簫,甚感抱歉,走上前去抱拳道:“打擾了姑娘雅興,萬感抱歉,望姑娘見諒!”頓了一下,接道:“只是我有些事情想要請問姑娘,還望姑娘能夠不吝解答。”他側對著這女子,看不見她的全臉,不過只這一邊側臉瞧來,便已十分美麗,想來定是位絕色佳人。這女子的衣著髮式皆是古代樣式,與宋朝女子的打扮也很接近,讓沈醉心中又多了絲僥倖的希望。
女子清柔悅耳的聲音響起,問道:“你為何嘆氣?”卻是並沒接沈醉的話,說話時也並未轉過頭來。
沈醉這時從上瞧到下,卻發現這女子一雙晶瑩剔透的玉足正除了鞋襪,浸在清涼的溪水中。宋朝理防甚大,女子露腳便是有傷風化,被男人看了腳更是不得了。他也不知這裡還是不是宋朝,只是想來古代都應差不多。這種情況下,他該非禮勿視,立馬轉過頭去,等人家姑娘穿上了鞋再說。不過這女子卻毫無驚慌羞怯之意,他也察覺到這女子身負絕藝,江湖兒女風氣開放,這點事倒也並不會如何。但他卻忽然想到了一點,那便是此處正是上游,而自己剛才在下游洗臉,豈不是便是用的她的涮腳水。
雖然眼前這女子是個美人,一雙腳也是很美,但想到自己剛才用她涮了腳的溪水洗臉,沈醉只覺臉上很不是滋味,心中也是不由得有些微氣。這些想法電光火石般閃過,那女才問他為什麼嘆氣,他本想回句“沒什麼”帶過,這時卻又改變了主意。看著這女子仍浸在溪水中的一雙玉足又是嘆了一口氣,然後道:“姑娘可曾聞李商隱在他的《雜纂》中所言的六大煞風景之事?”
“李商隱?”女子搖頭道:“我不曾聽說過!”微微一頓,問道:“又是哪六大煞風景之事?”她此時還是未轉過頭來,仍是以側臉對著沈醉。
沈醉只道這女子不多看書,是以不知道這擅寫情詩的晚唐著名詩人,卻也並不多想。微微一笑,道:“這六大煞風景之事,一為清泉濯足;二為花上晾褌;三為背山起樓;四為焚琴煮鶴;五為對花啜茶;六為松下喝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