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內最後是七副人形圖,姿態無一相同,並以各式各樣的符號,紅點、箭頭等指引,似在述說某種修煉的法門。他看了一遍,卻也仍是看不出個頭緒來,眉頭皺的更緊。
他從頭翻到尾,又從尾翻到頭,尤其將那七幅人形圖仔細觀看。
那邊寇、徐二人已將傅君婥的墳修葺完畢,又行祭拜了一番後,這才過來。見他仍在皺眉翻看,寇仲道:“我和小陵練的是最後兩副圖,我練的第六幅,他練的第七幅,一陰一陽。不過都是誤打誤撞下練成的,連我們自己也搞不明白。”
沈醉聞言點了點頭,長嘆了聲,道:“我慢慢研究吧!”將書收在懷裡,看了眼二人已修葺好的齊整新墳,問道:“你們這就要往餘杭去嗎?”
二人在揚州時就已商量好了,領沈醉取了《長生訣》後,就將他們以前藏在被二人命名為“學藝灘”的那批私鹽起出來,運往西北販賣。並把這一次過程,當作對自身修為的磨礪與歷煉。
寇仲散發著強大自信地道:“不錯,沿途我們還要故意張揚其事,誰想討好李密,接受他的‘蒲山公令’要財不要命,就來拿我們的人頭或把性命送給我們好了。他想將我們趕盡殺絕,我們就誓與他拼爭到底,教他睡難安寢,食不知味。”
徐子陵道:“李密對我們頒下‘蒲山公令’實屬不智,因為只要一天我們仍活得好好的,他就下不了臺。時間愈久,對他的聲譽損害愈大。”
沈醉點了點頭,抱拳道:“那咱們就此別過了!”
二人抱拳回禮,卻覺拿著鐵鍬行禮,甚是彆扭。相視哈哈一笑,扔了鐵鍬,端端正正重新行了一禮。
徐子陵道:“還要麻煩沈兄在揚州多多照顧素姐!”
沈醉道:“這是自然,你們且放心就是。”
寇、徐二人又拱手謝了一回。
三人出谷後即分手,寇仲、徐子陵二人從此徑直往餘杭去,沈醉則原路返回,到了停船的地方乘船回揚州。
回程時,因是順流,速度比來時快了許多。在船上他也曾按著《長生訣》最後那七幅圖一一試練過,但每一稍練便即氣血翻湧,他也不敢胡亂練下去。別弄到《長生訣》沒練成,自己反而走火入魔散了功,那就實在得不償失了。
但覺《長生訣》甚是雞肋,得之無用,棄之又可惜。心中嘆道:“難道真要我散了功從頭重練這《長生訣》?只是寇仲與徐子陵兩個也是誤打誤撞下才練成,而且二人本身天姿也是極高。若是我散功重練的話,情況又是不同,練不練得成都是未知之數,實在划不來。唉,雞肋呀雞肋!倒是若能拿回現代去,憑這成書年代、憑這水火不侵的稀罕物事,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回到揚州後,將《長生訣》拿給巫行雲看。她研究了一整天后,卻也是一樣弄不明白。
沈醉乾脆不再寄之於希望,收到金龍壺裡不再拿出來,每日仍是專心練他的北冥神功。卻是不知怎地,這些天進展甚慢。半個多月了,自上一次連開發了“地機”、“陰陵泉”、“血海”三處穴道後,竟是再無所進。讓他很是鬱悶,懷疑是不是胡亂練《長生訣》留下的後遺症,擔心以後再無進展。
這其間,已是過了年關。大業十三年隨著楊廣的死而去,現為大業十四年。歷史上這一年的五月,李淵廢了他進軍長安後所扶立的隋恭帝,登基稱帝,國號唐,改元武德。所以這一年,也是唐武德元年。
宇文化及殺了楊廣後不久,吳興太守沈法興以討伐宇文化及為名起兵,自稱江南道大總管。此人乃是隋室五大高手之一,為四姓大閥外另一累世為官的閥系。
宇文化及則於揚州宮變之日,因李子通得了巫行雲通報及時來攻,打的他措手不及,只帶了兩萬餘人倉惶出逃。後又於附近途中收攏當日四散逃出的小股隋兵,又聚攏萬餘人,近四萬兵力。
只是他因倉惶出逃,從宮中搜刮來的珍寶與後宮妃嬪、宮女來不及帶走。卻是得免了本來該發生的他到彭城後下令掠奪民間牛車二千餘輛,只以之運載從楊廣處搶來的宮女和珍寶,武器、裝備、食糧卻命兵士揹負,因而惹得兵士生變之事。但他雖得免此事,卻終是兵力不及,仍是被李密打的大敗虧輸。最後只得萬餘殘兵,敗走魏縣。
宇文化及未能及時帶走的珍寶、財物自是便宜了巫行雲,讓她得以借之發展,招兵買馬,整頓地方。
正月初一日,建國號吳。雖然並未登基做她的千古第一女皇帝,還只稱她原來的尊主。但只此,已是足以震驚天下。
第三十八章 柳暗花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