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3/4 頁)
候?”我又試探著問。
“我沒見過他啊。”
這就對了!小昭來這裡,是遠古洪荒之後,而那次洪荒,就是這個被小昭叫做桃白白的熊貓師兄造成的!洪荒之後,熊貓酒仙被禹給封印在了黃河古道當中!
就是這麼一回事!終於找到根源了!
“你還知道關於你這個師兄的其他事情麼?”我問。
“你為何對我桃師兄這麼感興趣啊?”小昭笑著反問。
看來她知道的也不多,我沉吟片刻,便把一切都講給了小昭聽。
“原來讓我族群流離失所的,便是桃師兄……”小昭頹然坐在了酒仙的洞口,恍惚良久!
“讓他迴歸神位吧,否則,發生在你族群身上的悲劇,還會重蹈覆轍,讓全世界人民雪上加霜,再經歷一次苦難!”我鄭重地說。
小昭彷彿沒聽見似得,過了許久,才回過神來,看了看我,又沉默了一會兒,才點了點頭。
噢耶!又收了一個強援!畢竟她們師出同門,將來封印熊貓,肯定能派上大用場!
“對了,龍脈大陣在哪兒呢?”我故意引開了話題,免得小昭反悔,這跟親手把自己的哥哥送進監獄沒什麼兩樣!說是封印,其實就是幹掉熊貓,難道還會給它再讓世界變成一片汪洋的機會麼?
“嗯?哦,在眾聖殿背後。”小昭起身,躍上山頂。
我跟著上去往山那邊看去,臥槽?介不是英國巨石陣麼!碩大的條形石塊圍城一個圓圈,間距不等,上面也都橫著長條石。
“這是怎麼個解釋?”我問的自然是龍脈與王朝興衰的關係。
“你數數看,一共多少個石柱?”
我從頭查了一遍:“二十八個!”
“哥哥,是二十三個,你數多了五個。”龍女小聲提升道。
怎麼可能?我數學很好的!我又數了一圈,這會變成二十二個了!
“嗯,確實是二十三吧。”我故作深沉道,龍女應該不會錯的。
“二十三個石柱,隔離出二十四個空間,這二十四個空間,便是你們華夏的二十四個王朝,石柱上方的石條長度,便代表了王朝時間的長短!”小昭解釋道。
原來如此!但是——
“起點在哪兒呢?”我問。
“最長的那個石條,是周朝,往回推,商、夏。”小昭指了指龍脈大陣。
搜噶,朝代順序表我還是知道的,周朝的盡頭,兩根石柱子差不多是挨著的,那就是短命的秦朝了,順次數下來,最後的兩短,明和清的長度幾乎一樣,但是清和夏中間的那個石柱頂端,靠近清的那邊,明顯被削掉了一塊兒,這樣上面搭著的石條長度,就長了那麼十幾厘米,卻也到了石條的盡頭了,要是再削掉一厘米,上面的石條就得掉下來!
“哈,那個是你乾的吧?”我跳到那個柱子下面,指著上面的缺口說。
“是啊,不過卻也是用鄭親王的命換來的十二年。”小昭不無憂傷地說,“但是卻沒法徹底改變國運,因為這些基石,都是不可移動的,而上面的石條,只可能砍斷,不能續接,鄭親王破了一角,已經違逆了陣箴,我雖為他續命,但也沒有活到那年的秋天。”
嗯。歷史,很殘酷,一個王朝該是多少年的命數,已經被陸壓道人定下來了。很難改變,1900年,大清國風雨飄搖,老佛爺預感到這是要亡國的節奏,便派遣鄭親王去尋找龍脈,想辦法接續,鄭親王到這兒一看,傻眼了,條石長度是固定的,只能作弊,在基石和條石連線處做文章,硬生生削出了十二年,使得大清國得以繼續苟延殘喘,直到1912年才被推翻,完成了華夏王朝的大輪迴。
我想所謂的推背圖、馬前課等預料王朝興衰的,依據可能都出自這個龍脈大陣,因為條石上還刻著很多圖案,可能是代表著大事件,別的我沒怎麼看,都是過去式了,只跳上石條,看了看清朝這一條,靠近夏朝的那段兒,大概四十厘米處,有個兩軍大規模交戰的圖案,其中一方的旗幟上,有個十字架,不知道這是代表這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還是太平天國運動,因為都是那個時間點(1860年左右),也都跟基督教(十字架)有關。
“那後面的民國、共和國什麼的,該怎麼看呢?”我又問,難道這兩個“王朝”就沒有龍脈了麼?還是,再來一輪迴?
“沒有了。”
我沉吟片刻,一樁歷史事件浮現在腦海裡!
“小昭,你師父是不是……女的?”我問。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