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次,兒臣去鍾粹宮給母妃請安,不小心,暗中聽到有人密謀,說要到鍾粹宮放一把火,好趁機,叫皇阿瑪憐惜,讓兒子獲得聖眷。並藉機栽贓陷害一些人,其中,就包括兒子養母謙嬪額娘。兒子害怕他們當真得逞。雖然皇阿瑪的寵愛,兒子求之不得,但兒子絕不能因為一身而陷額娘於不義。故而,兒臣提前在鍾粹宮動手,好叫他們放手。兒臣沒有本事,不能像幾位哥哥那樣,給皇阿瑪分憂。至少,不能給皇阿瑪添亂!兒臣懇請皇阿瑪,此事了結之後,派兒臣出使西洋。兒臣不怕驚濤駭浪,願為皇阿瑪分憂!還請皇阿瑪成全。”
說著,又磕一個頭。
雍正眯眯眼,“你說那些密謀之人,都有誰?他們的計劃是什麼?除了謙嬪,他們還想陷害誰?”
弘喜抬頭,對上雍正雙眼,搖搖頭,“皇阿瑪贖罪,兒子剛聽到一半,就被發現了,險些暴露。至於具體計劃,兒臣沒聽清楚,就聽到一個放火。還有誰,皇阿瑪,兒臣不能說。不過您放心,他們這是險中求勝,不會輕易得逞。還請皇阿瑪放寬心才是。”
雍正皺眉,想了想,對弘喜吩咐,“退下吧,回阿哥所好好歇著。沒朕的旨意,就別出來了。你說——想去西洋,朕會跟朝臣說的。跪安吧!”
弘喜對著雍正、皇后磕頭,又對著十三拱拱手,跟姐姐、哥哥們點點頭,這才告退,離開養心殿。
等這孩子出去了,衲敏才拉著弘琴嘆氣,“這都什麼事兒!這幾年,就沒個消停時候!”
弘琴瞅瞅雍正,臉色還不算差,便附和皇后,“可不是嘛!聽聽弘喜話裡,好像還有更大的事,要發生呢!”
十三無奈,這還用問嗎?到鍾粹宮請安,難道還能遇到儲秀宮的人密謀?分明就是熹妃乾的!說不定,還有弘曆幾個兒子參與,弘曆背後出謀劃策。弘喜不肯說,那是因為一個是他親孃,一個是他哥哥。說出來,怕落個不孝不恭的罪名。呵呵,看來,這個弘喜,也不是傻子呀!
雍正嘆口氣,“天家家事,哪一樁哪一件不關乎江山社稷。既然還有後招,咱們接著就是。弘琴,這兩天,你多加小心,你皇額娘身體不好,很多事都顧不上,你跟謹言,多勞累些。弘經、弘緯,你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既然他們想從後宮入手,咱們這些大老爺們兒,看著就是。十三弟,這事你知道就行了。交給弘琴,大可放心。”
十三抬頭看看弘琴,正好瞅見那孩子衝他眨眼,不由笑了,對著雍正拱手,“四哥說的是。後宮之事,還是由女子處置較為恰當。只是,公主畢竟年幼,您看,是不是,再給她找幾個幫手?”
雍正擺擺手,“粘杆處都隨她呼叫了,你還想朕給她血滴子令牌嗎?大不了,皇后,你的鳳印再借她兩天。”提起鳳印,雍正就想起那鍋“鞭子”,立馬渾身上下不舒服起來。擺擺手,叫眾人跪安。
衲敏笑著答應下來,領著孩子們出養心殿。雍正則坐在龍椅上,暗暗埋怨:“熹妃你真是活膩了,一個兒子被圈,還嫌不夠,還想搭進去另一個兒子嗎?”
第二日,衲敏正在順寧堂練字,宮女甜杏一路跑來,走到書案前,對著皇后耳語,“主子娘娘,公主叫奴婢跟您說一聲,純貝勒出招了。他託大阿哥永璜遞了一份奏摺到養心殿,說——是請罪摺子。就是為這次鍾粹宮著火,萬歲爺已經告知公主,那個摺子裡說,火是純貝勒命人放的。”
衲敏抬手,將毛筆擱好,握著袖子坐到椅子上,看甜杏一眼,心中詫異,問:“這個純貝勒小時候,腦子被啥玩意兒踢過吧?”
155出使西洋
皇后這麼一問,甜杏反而不敢笑了,低頭站在皇后座前,聽候吩咐。
衲敏想了想,覺得既然弘琴都出手了,雍正又將此事全然交給她,有謹言在一旁看著,應該鬧不出什麼大亂子。便決定丟開不管。只是,這件事,從頭到尾,太戲劇化了,太小兒科了!怎麼都覺得,似乎是背後有個孩子在攛掇著一幫大人互相鬥法。衲敏扶額嘆息,這都什麼事兒啊!
依著弘琴的性子,是要將弘曆徹底打垮,好狠狠殺殺熹妃氣焰,叫她把主意打到中宮頭上,想陷害中宮,也得看你有那個能耐沒有。
然而,謹言的話,叫她警醒。謹言說的很實在,一來,純貝勒已遭圈禁,滿朝文武都知道,此人再也不可能繼承皇位,對他,理應仁厚,至少,表面上要仁厚,免得逼急了,反倒叫外人說天家無情;二來,縱然熹妃母子有錯,成貝勒弘喜總歸還是性情純良,也應該看在他的面子上,給熹妃母子一個機會;第三,純貝勒被圈禁,但他的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