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老伯伯,您能告訴我那園子有多大嗎?在什麼地方?”
老漢抬頭看見李謐長的俊俏,人又斯文,不由得心生好感,他笑著說:“要說張家這園子那可是大有來歷呀,小夥子,你要願意聽,我就給你講講。”
李謐趕緊點頭。
“這張家的桔園是一所老宅子了,得有個幾百年的歷史了。張家主上曾出過一個大官,這大官在60多歲的時候告老還鄉了,他的老家就在我們這兒的縣城。
老爺子的身體好,還特別的愛遊山玩水,有一次無意中,他走到了我們這兒,老爺子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我們這兒的山清水秀,於是就在我們這住了下來,他每天早早起來四處遊玩,晚上日暮黃昏才回來。直到縣城裡的大夫人派人來接老爺子才回去。
老爺子回去後沒有多久,就帶著他的兒子又來我們村子了,他的兒子當時在朝裡是個很大的官,他來我們村子可把我們這的地方官嚇壞了。
大官來了以後,便開門見山的對我們的官老爺說,他父親看上了我們村子東邊的一片土地,要在那裡修一個大宅院。
那塊地兒真是一塊寶地呢,不但風水好,地勢也好呢!那兒山勢平坦,視野開闊,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山上蜿蜒而下,流經那片土地,然後在千里之外匯入大河。”
老漢感嘆了一番。
李謐沒接茬,他只全神貫注的看著老漢。
“有點跑題了,”老漢憨憨的笑了笑,然後接著往下說:“經過協商,老爺子買下了那塊地。那塊地很大,比我們村子都大。
老爺子買下地後,便立刻開始蓋園子了。他在那塊地上種果樹,蓋房子。
這園子足足蓋了一年多,那銀子花的流水一般。
二年後,張家的人才陸陸續續遷了過來。
可惜,沒過幾年太平日子,天下就大亂了。
蒙古鐵蹄橫掃中原,打敗了遼建立了金。
張家在朝裡做官的兒子不願意在殘暴的蒙古人手下當官,便連夜偷偷的帶著妻妾返回了故里,躲在這桔園裡逃過了一劫。
就這樣張家這園子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直到建國初,張家老漢爺爺那一輩,因為打土豪分田地把張家這園子給分了,分給村子裡的人住,但是沒有一個人去住的,因為那地方太偏僻。後來政府給張家平了反,把園子又還給了張家,但那園子也已經破敗不堪了。
張家貧困沒有能力收拾那園子,所以就一直將就著住。
不過,現在張家可出頭了,張老漢的娃子在城裡做生意發了大財,在縣城裡買了大房子,要接老兩口去享清福呢!”老漢說到這兒羨慕的直咂嘴。
“娃子,你打聽這事,為啥?”老漢問李謐。
“我是個業餘攝影師,對古建築特別感興趣,我想去看看,”這個理由李謐越用越順手,此刻說出來,宛如真的一樣,說多了,李謐臉都不紅了。
“你要去那兒可費點事,那邊因為就他家一戶人家所以當初村裡鋪路的時候也沒往那邊鋪,那道還是當年那大官和他兒子修的青石板的路。說到那青石板的路,還真結實,歷經幾百年了依舊光亮如新,比我們這新鋪的公路還結實。我們這條路才鋪幾年啊,來了幾趟收水果的大車就給跑翻漿了!”老漢憤憤的抱怨。
李謐見老漢又跑題了,他趕緊把話題又繞回來,他蹲在老漢面前問:“老伯,那怎麼才能到那裡看看呢?”
“那園子在村子的東邊,你要去可得起早。你在村口向東走,走大約幾公里就能看見一個小岔道,你順著岔路下去,走不多遠就能看見那條青石古道,順著這條青石古道一直走就行了,那條道沒有別的人家,你不用擔心走錯路。老張家的宅子就在這古道的中間,房子已經破的沒法看了,倒是那園子裡的古樹,還有點意思。”
“謝謝您老伯,”聽了老漢的介紹,李謐打心裡高興,“我得和雷霆看看去。”
他在心裡估摸了一下,雷霆這會兒應該是考完試了。
李謐在回縣城的路上給雷霆發了一條簡訊,大致描述了一下張家桔園的情況,最後,他寫道:考完試,速來。我等你。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五十四章 藍園(中)
李謐在回縣城之前,又在村子裡逛了逛。
這個小山村三面環山,只有東面是一片廣袤的草原,也就是張家桔園的方向。小小的山村在大山的環抱中安睡,因為這裡不是景區所以非常的安靜。
現在的季節是冬季,但小山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