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豈不更是令人震驚?
白道朋友當然額手稱慶,但黑道人士卻心驚膽跳,慮大禍之將至。
蘇州的歡樂場中,只知來了一位外地闊綽公子爺。
他利用地棍班小虎做媒介,開始在蘇州聲色場中出沒。那班小虎本是蘇州織造局大員班大人的堂侄,本是富豪子弟,後來沉於酒色,成為蘇州的破落戶,名列十大地棍之一,對本城的聲色犬馬各類場合,自然熟之又熟。
一連三天,他遊遍了蘇州城內外的名勝,就是足不近太湖。三天中,他花了近兩千兩銀子,包了一艘華麗的遊艇,帶了五六名歌姬,僱了兩名書僮,偕班小虎到處亮相。他人生得俊,捨得花錢,引人注意並非奇事。
班小虎一而再慫恿他遊太湖,他也一而再拒絕了,欲擒故縱,吊足了胃口。
這天,他終於被班小虎說動了,由班小虎先至木瀆鎮安排,他自己則乘船航向漁洋山,沿途輕歌妙曼,五名歌姬舞影翩翩。
早一天到木瀆鎮張羅的班小虎,已在天壽聖恩寺碼頭相候。遊湖的船與遊城河的船不同,那是一艘小桅快船,三進艙。前艙兩面是明窗,佈置得金碧輝煌。班小虎已先請來了四名絕色歌姬並備妥遊湖的三日的美酒佳餚。
未牌左右,遊艇繞漁洋山西麓而過,這座石屏風並沒有值得流連的地方。船首一轉向鄧尉山山右的天壽聖恩寺在望,可看到碼頭上停泊的無數畫舫。
鄧尉山的梅林頗負盛名,晚冬梅花盡開時,稱為香雪海。八月天秋高氣爽,遊山的人甚多,大多數遊客皆從陸路來,僱舟而來的定是攜家帶眷的遊客。
趕上了前面的一艘畫船,艙面站著一男一女,衣著華麗,男的英俊女的俏,容光照人,一表非俗,看年紀,男的只有十五六歲,女的也年歲相當。男的僅比女的高半個頭,儒巾儒服,大袖飄飄,顯得溫文瀟灑,宛如玉樹臨風。女的是嬌媚活潑,是個慧黠的俏佳人可人兒,一朵含苞待放的美嬌娃,她那雙令人會做夢的鑽石明眸,像一泓秋水般明澈深邃,兩人倚欄而立,像一雙金童玉女。
船相併而行,柏青山從明窗內伸手相招,笑道:“賢伉儷艙中空空,何不過船相敘?”
這一雙少年男女相顧一笑,男的招手道:“兄臺帶了歌姬遊湖,雅興不淺,如果方便,願追隨就教。”
船徐徐靠攏,船伕搭上跳板,一雙少年男女從容過船,柏青山迎客入艙,小童獻茶畢,肅容就座笑道:“區區姓柏,京師人氏,請教賢伉儷尊姓?”
年輕人才貌相當,自然意氣相投,少年粲然一笑道:“小生姓鄧,名珀,草字容若,那是舍妹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