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3/4 頁)
快便安定下來,糾纏讓耶律風說出是誰在陷害他們。
“那曼將軍,我也是受害者,哪裡知道是誰在搞鬼?不如我們問問楊兄,這大青山除了咱們兩幫人馬,便只有他了。”耶律風臉上已無了笑意,冷冷地望著李承訓,畢竟他耶律家損失了五十餘條性命,這筆賬,是一定要算的。
如此暗示,那曼特勒如何不懂?他大吼一聲,便見那些突厥馬賊全都衝了過去,把李承訓團團圍住。
與此同時,耶律風卻擺了擺手,示意他的手下全部向後撤,給突厥馬幫倒出空間,而他則是雙手揹負,冷眼旁觀。
有突厥人替他拷問李承訓,省得自己麻煩,而他要把心思放到背後的大山上。因為李承訓一直與他在聚義廳談話,不可能分身行兇,那說明一定還有人隱藏在暗處,甚至在李承訓危險時,還會出手相救。他置身事外,正好可以觀察左右。
李承訓大風lang經得多了,雖然心中緊張,但面上卻是一派輕鬆,好似事不關己,“那曼將軍,你這是何意?咱們已經達成共識,我又何必引這爭端?”
“你是想我們突厥勇士與耶律家的人拼個兩敗俱傷,好趁機佔領山寨。”那突厥翻譯道破了李承訓的心思,其實他的推測對,也不對。
的確,李承訓的初衷是先讓突厥和耶律家的底下人衝突起來,進而再挑唆那曼特勒的勇士與耶律家的高手決鬥,待雙方力竭之時,李承訓再帶人收拾殘局。不過,這個殘局卻不是要上下通吃,而是幫助耶律家消滅突厥馬幫。
因為他不能兩廂得罪,必須依附一方,對付另一方,而這兩方人若要選擇,他肯定會選擇耶律家。
這樣一來,耶律風必然是會感激李承訓的幫助,或許會同意把大青山讓與他。當然,如此大事耶律風未必做得主,但耶律家族為了自己的聲譽與信義,也會對李承訓大大的回報,即便不把大青山給他,他也可以爭取把大青山借來。
耶律家總部在幽州,橫跨大唐突厥兩國行商,不過都是私底下的秘密行事,以他們以往的風格,不會親自出面搭理大青山事務,而會找一個代理人,這也是耶律風開始提出請李承訓加入耶律家,而把大青山讓與李承訓駐紮的根本原因。
不過,李承訓在幫助了耶律家後,他有信心不入耶律家族,而可以借到大青山。這樣,他便可以效仿劉備借荊州,待自己壯大以後,耶律家怕是也不敢再索要大青山了。
李承訓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這是他在紅娘等人的啟發下,構思的周密佈局,若是遇到尋常對手,恐怕已經成功了,但他遇到的是耶律家新生代的掌舵人,在草原大漠已摸爬滾打十餘年的耶律風,恐怕是很難得逞了,甚至有被揭穿的可能。
在聽見那個突厥翻譯道破自己的心事後,李承訓表現得很從容,因為他已經轉變了策略,不再以唆使兩幫相互攻殺為目的,而變成了設法開拓撇清自己以自保。
第五十七章 白將軍
為了混淆視聽,撇清自己,李承訓已然想了無數說辭,正嚴陣以待,見那曼特勒指責自己有意挑起兩幫爭端,而為自己牟利,便振振有詞地道:“那曼將軍,你說是我挑起你們兩幫爭端,好從中漁利,那麼請問你,無論是耶律家,還是突厥馬幫,現在來大青山上的人,都不過是區區的先頭部隊,即便趁你們不備,斬殺了你們,奪得了大青山,難道在面對你們千軍萬馬襲來時,我能守得住嗎?”
他越說越急切,好似受到了天大的冤枉一般。
那曼將軍無語了,翻譯和胡人侍衛都無語了,他們又把目光投向了耶律風。因為李承訓說的對,任何一支力量都不是李承訓可以抗衡的,他的確沒有這麼做的理由。
耶律風嘴角帶著冷笑,緩緩走近,“這世界上就是有些人喜歡自作聰明,有些人喜歡作繭自縛,請問楊兄,你有何證據證明這事兒與你無關?”
李承訓冷笑道:“耶律兄,捉人捉姦,拿人拿髒,你憑什麼認定是我所為?”
“證據會有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耶律風冷冷地盯著他,“你求生存,出此下策,也算情有可原,你若是現在坦白,跟我回去見耶律家族長,或許我可以求情免你一死。”
“耶律兄,我實在不明白,你為何一口咬定是我乾的?”李承訓知道他是在詐自己,但見他神色篤定,心中也是沒底,但無論如何不能承認。
耶律風似乎不願與他糾纏,幾乎是以決斷的口氣道:“在沒有查清事情來龍去脈之前,你便是最大的嫌疑人,因此你必須與我回幽州。”
“我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