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父母要認識到這可能是暫時的,或許孩子在其他方面有特長,或許以後會有進步,對孩子要有信心,千萬不可方法簡單,態度粗暴,動輒訓斥打罵或置之不管。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父母要辯證地看待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得失成敗,以寬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犯過的錯誤,積極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找到孩子的優勢,鼓勵和支援孩子發展自己的長處。
一個人的發展潛力是不可估量的!永遠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更不能輕言放棄。當一種方法不行時,父母要積極嘗試另一種方法,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朝著你預設的目標進發。
家教故事
畢加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左鄰右舍都讚歎不已,稱畢加索為天才。然而,這個“天才”在上小學時卻遇到了麻煩,枯燥的學校生活令他難以忍受,注意力很難集中,上了兩個小學,卻不知道二加一等於幾。
在學校,畢加索成了同學們捉弄的物件,他們喜歡跑到畢加索的課桌前,逗他玩:“畢加索,二加一等於幾?”然後看著畢加索呆呆的樣子哈哈大笑。就連老師也認為這孩子的智力低下,根本沒法教,並經常在畢加索的父母面前繪聲繪色地描述畢加索的“痴呆”症狀。畢加索的母親聽了又羞又惱,覺得沒臉見人。左鄰右舍也不再為他的繪畫天賦叫絕,而私下議論說:“瞧他那呆頭呆腦的樣兒,只會畫幾幅畫有什麼用。”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畢加索是一個傻瓜。
雖然時時要面對風言風語的議論和嘲笑,但畢加索的父親仍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並不能說明他是低能兒,兒子在繪畫方面是極有天賦的。
父親對畢加索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在繪畫方面卻像個大師一樣!”小畢加索看著父親堅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為了安撫兒子受傷的心靈,父親每天堅持送兒子去上學。一到教室,父親便把畫筆和用作模特的鴿子標本放在課桌上。有了父親的支援,畢加索對別人的議論不再在意,雖然功課不好,但他卻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小畢加索的畫技日益提高,他又再一次成為人們眼裡的繪畫天才。
第六章 規範孩子的行為習慣(1)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透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英國'培根
28。 強化定律:好習慣需要不斷強化
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日常生活中的好習慣和壞習慣都同時存在。如何鼓勵孩子保持好習慣,矯正不良習慣,一直是困擾父母的難題。如果適當運用強化定律來做這項工作,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很多。例如,父母如果在處理孩子的事情上獎懲分明,關注孩子正確的行為,使之強化;批評孩子的壞習慣,使之消失,孩子好習慣的培養一定會變得更為容易。
認識“強化定律”
俄國動物學家巴甫洛夫曾用狗做實驗,當狗吃食物時會引起唾液分泌,這是條件反射。如果給狗以鈴聲,則不會引起唾液分泌,因為鈴聲本來與唾液分泌無關,是無關刺激,但如果每次給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現鈴聲,這樣結合多次之後,鈴聲就成為進食的訊號了。這時,鈴聲已轉化成訊號刺激(也就是條件刺激)。所以鈴聲一響,狗就會出現唾液分泌。這種反射就是典型的條件反射。形成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就是天天刺激與非條件刺激在時間上的結合,這個過程稱為強化。
強化在反射形成和消退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它證明了人或動物的本能,如果沒有得到強化,最後也會消失。強化定律不僅是動物學習新行為的一種心理機制,也是孩子和成人透過肯定或否定的反饋資訊來修正自己行為的手段。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如果人們在無意中做出某種行為之後得到了讚揚,以後就會多做出這類行為;如果無意中做出的某種行為導致了懲罰,則以後會迴避這種行為,會盡可能少做這種行為。
在教育孩子時利用強化定律的關鍵是獎懲分明。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那麼父母絕對不可以姑息遷就,否則,言行不一致的父母無法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孩子也無法養成好的習慣。同時,如果孩子的行為值得表揚,父母也要及進給予肯定,儘管有時只是說一句鼓勵的話,但對孩子來說,那將是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父母必須對事物的好壞有一個始終如一的意見。父母自己缺乏主見是教育孩子的一大禁忌。最簡單的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