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第3/4 頁)
區區幾個福建官員,最大的不過從二品而已,他要弄死他們再簡單容易不過。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在。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既然敢向朝廷發出這樣的奏摺,那麼他們肯定是有所依仗的。
如今現在江夏將他們裡面的誰進行調任,或者是抓捕。很可能整個福建會出現變故。
倒也還真別說,這福建若是出了變故江夏還真會有些頭疼。
福建臨海,而官員們說不定又和盤踞在福建的各個倭寇團伙有勾結。如果他們聯合造反,朝廷即便是發兵平亂,他們也大可坐著船先出海。
等到朝廷大軍回撤,他們又坐船回來,再度禍害福建。
如此,江夏也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想到這裡,江夏倒是覺得此事需要好生處理了。畢竟開設海外貿易,是他改變大明經濟體系計劃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也許有人會不理解,為什麼福建的官員會反對開設海外貿易。
其實聯合起大明的歷史,這就很好理解了。
與大明的邊關貿易一樣,大明的海外貿易也是政治色彩,遠遠大過於經濟貿易的。
從明初開設,大明就實行了海禁,嚴禁民間私下進行海外貿易。
但是大明曆朝歷代的皇帝又認為四海仰慕,遣使來朝,是“盛世”的標誌,皇帝們一向將其視作自己的榮耀。
所以大明的皇帝不僅僅對邊關推行的是“朝貢貿易”政策,對海外諸國亦是如此。
為了吸引海外諸國遣使來華,大明在中外貿易中從來都只重政治效果,而不重經濟實惠。
以往的大明不但每年都要花費大量金錢接待外國貢使,而且對其帶來的貢品一律本著“薄來厚往”的原則,回贈價值更高的大明禮品,例如錦緞、紗羅、金銀、銅幣等。
在大明優惠政策的招徠下,太祖時期就有東洋、南洋的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來華通好,並進行貿易。
當然,他們全都是衝著大明要“薄來厚往”的“朝貢貿易”政策而來,懷的是佔便宜的心思。
不過那個時候大明國力日漸昌盛,所以也沒在意這些。
但偏偏咱們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弄了一個“鄭和下西洋”。
其實拋開歷史意義和文化禮儀的意義來說,鄭和下西洋可以說是一個白痴到無聊的行為。
同樣是船隊出海,尋訪海外國家。
人家西班牙和英國就是武力掠奪,大肆發展殖民地,讓自己賺的盆滿缽滿。
而咱們大明呢,則是運送著數額巨大的大明物品,走到一個地方就贈送一個地方,壓根兒沒想過要武力掠奪的事兒。
當然,這從另外一方面也彰顯了咱們大中華民族是善良的,愛好和平的,文明的種族。。。。。。
不過說實話,這樣的行徑跟現如今那些土大款賺了錢,走到夜場便胡亂給服務生髮小費,以彰顯炫耀自己的財力,似乎區別也不大。
永樂以後,隨著鄭和下西洋船隊的廣泛外交活動,海上貿易的範圍擴大到西亞及非洲東海岸,前來進貢通好的國家和地區增加到數十個,朝貢貿易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由於只重政治而輕經濟,明初政府從朝貢貿易中所得經濟好處有限,而財政負擔卻不小。
貢使前來,不僅口岸及進京沿途的地方官府都要負責接待、護送,到京師後的接待及賞賜禮物也花費巨大。
尤其鄭和下西洋以後,隨著各國貢船及附舶商隊人數大量增加,明朝廷每年接待貢使的花費也不斷增大,且有應接不暇之感。
為減輕財政負擔,自永樂時起,大明便漸對朝貢的國家和地區實行認定資格,頒給“勘合”的制度。
“勘合制度”即發給允許來華朝貢的國家或地區特許憑證,沒有這種憑證的外國船隻不許入口。
到了明中期以後,大明更對貢期、貢船數目、隨船人數、進境路線及停泊口岸等也都做出限制性規定。
如日本,定例十年才能一貢,人數不能超過過三百,舟不能超過三艘。
大明這也做,海外諸國自然朝貢的熱情消退。
但是眾所皆知,中原的絲綢、瓷器、香料等物品一直在清朝以前都是很吸引外國人的。
那些海外國家只需要購入大明的絲綢、瓷器,運回自己國家轉手就能以十倍的高價賣出去。
鑑於這樣大的利潤,所以大明一直都存在著私下的海外貿易。
經過這麼多年,私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