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工蠟燭時和青杏為燭芯的爭論而想起了這蠟燭的發展史——
古代的蠟燭用的都是兩根棉線搓成的芯,直立火焰中心,由於無法燒盡而炭化,所以必須不時用剪刀將殘留的燭芯剪掉,這無疑是頗麻煩的事。
直到1820年,一個法國人發明了三根棉線編成的辮狀燭芯,燃燒時自然鬆開,末端正好翹到火焰外,因而可以完全燃燒。
“青杏,剛才你去找周媽媽的時候,大舅夫人還沒回吧?”
文九姐突然轉過頭,問那正滿眼新奇的直盯著那燃燒的彩蠟看的青杏。
“呃……”青杏一怔,回道,“當然沒回,聽周媽媽說三夫人留了大舅夫人的晚飯,專門吩咐她拿了銀子去廚房讓多添兩個菜呢。”
“哦……好,那就好!”文九姐聞言點了點頭,站起來,又對她道,“把披風給我拿過來!”
“哦……”青杏怔了怔,然後趕緊將一件玉色曳地的半舊長披風拿了過來,一邊為九姐兒披上,一邊問道,“姑娘,您這是要出去?”
“嗯!”九姐兒點點頭,“去三夫人哪兒!”
兩個丫頭聞言又一怔,驚異的看著九姐兒,不是……一向不愛去哪兒的嗎……
九姐兒又道,“青桃,去把那彩燭也帶上!”
“您送給三夫人還是大舅夫人?可是……可是不是送三姑娘的嗎?”青桃更加疑惑了。
“別說那麼多了,麻利點!”九姐兒沒有再做多餘的解釋,又催促道。
她自然不是要將這個送給三夫人,當然更不是大舅奶奶,而是要獻上這先進的方法。
她的嫡母蔣氏出生大商戶人家,而蔣家一直以來主要經營的則是這制蠟業。
“呃,對了,姑娘,今兒那大舅夫人又過來了,那些傳言應該是是真的了,這蔣家的生意真的是爭不過人,要敗呀,姑娘一定要多長份心思,要是三太太真的將嫁妝變賣了去貼孃家,那樣我們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剛才徐姑姑臨走時的話又浮現在她耳邊。
看來這蔣家應該是遭了傾軋,生意不順,這個時候去獻計,正是時候吧……
……
------題外話------
親們,新文求支援求收藏!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三 無心插柳
“……這樣下去可不行,你一定要勸勸大哥!”
秋日的午後,寧平侯府東南角某個二進院子的東次間裡,蔣氏正坐在東次間鋪著雲蟒妝花段子條褥的臨窗大炕上,滿臉憂慮的看著對面的婦人。
“妹妹呀,你以為我不想呀,可是你還不瞭解你大哥那脾氣,本來就覺得和王家的幾個小後生打同行掉價,現在又處處被搶了先,大面上沒事人,其實本心裡早就慪的不行了,這人要是整天旺著一把心火,豈有……豈有不病之理,妹妹,你說……你大哥這個節骨眼上要是真的一病不起,興哥又不在,這麼大的一個家,我一個婦道人家怎麼辦才好……”
這個婦人正是蔣氏孃家大哥蔣箴的正室嚴氏,不僅生的五官出眾、身材豐腴,性情更是精明爽利。
只不過此刻嚴氏那張白嫩光潔的臉上愁雲滿布,悽悽切切的訴來,說到最後,丹鳳眼裡已是淚水婆娑、聲音哽咽。
“大嫂,你快別這樣了,大哥身體一向康健,不會有什麼大事的……”
看她如此,蔣氏不由得又心痛又著急,也落下淚來。但她顧不得自己,趕緊一面勸慰著嚴氏,一面從袖子裡掏了帕子遞過去。
“哎,希望如此吧!”嚴氏接過那帕子,在臉上抹一把,嘆息。
姑嫂兩人沉默的相對一會兒,那蔣氏又問,“興哥到底幾時才回呢?”
“這個……估摸著得明年春了,東勝州那邊早就大雪封山了,榷場也都關了呢,幸虧興哥籌謀的早,一批貨早就脫了手,換了銀票,不過不開化,他就是急,也趕不回來。”
說起兒子,嚴氏臉上的憂戚不由去了幾分,一雙丹鳳眼裡也隱隱的帶上了溫柔欣慰之色。
“興哥真是有出息,這才多大點,就去韃子手裡賺錢了。”聽了嫂子的話,蔣氏臉上也浮起真心的笑。
“有什麼出息呀,大男子漢,偏偏就不愛念書,哪裡比得上你家水哥,先生每每提起都讚不絕口,寧平侯府的四少爺,學問好,還勤奮,明年春試肯定給你撈個秀才回來。”嚴氏聞言卻掩袖一笑道。
“盼望著吧……”蔣氏雖然極力矜持著,可是唇邊那笑意還是收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