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第3/4 頁)
,但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的也不少,不知道大人有意相看否?”
周延儒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心道現在找出兩點不足也夠了,找不到是自己兩人不用心,找得太多於楊漣的面子上不好看,好像自己兩人專門盯他失誤去的。他想了想對錢謙益說:“我認為現在已經發現兩處不足就夠了,馬上把我們的發現寫給省裡,讓總督和巡撫大人上奏京裡。我們兩個繼續在吳中慢慢巡查,像馬知縣所說的那樣的人我們也可以去見識一二,不知道錢兄以為如何?”
周延儒的意思是我們兩個把看法交上去,並且由南直隸的總督和巡撫代為上奏,既安了當地上上下下官員的心,也表明自己不辭辛苦全心全意為朝廷辦事。馬知縣建議去見識一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女子,正好可以去見識一番,說不準真能找幾個令人心動的紅顏知己。
錢謙益聽了也頗為動心,他也知道不能多找缺點有一兩條就行,聽了周延儒的話後說道:“那就有勞馬知縣帶路了,我們去看看吳中有什麼名人。”
馬知縣一聽大為高興,立即說道:“吳中名人很多,別的不說就說本朝開國之初的一位名人叫沈萬三,不知道兩位大人知道嗎?”
錢謙益搖頭笑道:“我知道大名鼎鼎的沈萬三但馬知縣可能說錯了,沈萬三是浙江湖州吳興縣人,跟南直的吳中不是一個地方。據說當年沈萬三跟太祖一起修南京城,結果沈萬三的人已經修好三方的城牆,太祖這邊連一方城牆都沒有修好。正因為如此太祖才認識到商人的力量有時候比官府的力量還要大,為了不讓商人掌握住大明的命脈,太祖嚴令限制商人的地位,現在看來也不知道該是不該。”
馬知縣說:“大人記性真好沈萬三確實不是吳中人,但是他有一個小妾在吳中盛澤住過,據說他的這個小妾也是個善書畫的才女,因為是沈萬三的第九個小妾所以人稱九娘。民間傳言這九娘有慧眼,從沈家過於露富的行為猜到終會惹禍上身,到盛澤是為了避開禍事屬於未雨綢繆的自保行為。大人如果有興趣下官想請大人去盛澤看一看,那裡風景優美不說,那裡的人也是看不夠讓人流連忘返啊。”
馬知縣這話一說出來其他人就覺得有些奇怪,包括曹通判等人都在想這個馬知縣在搞什麼鬼?就算你猜到錢大人喜歡才女,也不用把兩百多年前還是別人的小妾介紹給人,難道你還能把兩百多年前的人挖出來獻給錢大人不成?再說那個盛澤最多是個鎮子怎麼能讓錢大人等去那裡呢?劉縣監更是猜疑這馬知縣存心不良,是不是想把上面來的大人拉到下面去看民情,順便針對民選官的事往自己身上潑髒水,這種同僚之間互汙的事太多了,也難怪劉縣監會這麼想。
周延儒這時候卻說道:“馬知縣有心了,盛澤這地方我也聽說過,據說這裡古時候為吳越交界地稱為合路,後來改名叫盛澤是因為三國時吳國有個叫盛斌的人在此立寨人稱盛寨,盛澤的澤應該是寨的訛音。沈萬三能成鉅富是因為他做生意做得大,據說不但在內陸做還遠銷海外,盛澤產糧米和絲綢可以說是沈萬三的財源,九娘避禍之說怕是不可靠,多半是這個九娘機智聰慧在盛澤替沈萬三打理生意。”
錢謙益心想老子就是離這裡不遠的常熟人,跟吳中這邊同屬太湖以東,對這些男男女女的事我都不是很清楚,你一個太湖以西的宜興人怎麼如此清楚?後來一想周延儒的特點是博聞強記也就釋然了。他想了想說:“在民選官一事上聽說楊漣楊大人不但在吳中搞了試點,也在浙江的湖州搞過試點,我們終究要去湖州一趟就順道去盛澤看一看。周老弟對盛澤這麼上心,不如我們明天就去看一看沈萬三在盛澤修的房子還有沒有。”
周延儒說:“錢兄想去小弟自當贊同,並非小弟對盛澤上心,只因天啟三年有個耕夫不小心挖出一快宋朝的碑,上面的文字介紹了盛澤地名的來歷,小弟恰好知道而已。”
見錢謙益和周延儒都同意去盛澤,馬知縣立即通知人準備,當晚吃過晚飯錢謙益和周延儒就一同給南直隸的劉總督還有巡撫寫了一封信,就說發現好多百姓不識字,選舉時女子也沒有參加,讓他們把這些事向朝廷代為轉奏。錢、週二人的意思是如果你們覺得不對可以來信商議,反正這事跟你們也沒有關係不算找你們的麻煩。劉總督和巡撫見錢謙益如此寫也很是放心,當即簽署意見叫人送上京裡,並叫人通知錢謙益他們讓他們多體察一段時間的民情。
話說第二天馬知縣就帶著錢謙益還有曹通判去了盛澤,周延儒自己帶人去了湖州,兩人讓蘇州知州派來陪同的同知回蘇州去,說年底了事務繁忙就不打擾,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