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頁)
府也早來人了,正是之前競拍會上,和卓川有了一些前期交往的市委副秘書長,楊隆。在競拍會上,兩人年紀相差不大,只有十來歲的差距,很多新鮮事物,都有共同看法,還是談得來。
不過楊副秘書長現在卻被省府的人堵在了辦公室外面,正在由公司商務部的人接待。
現在他雖然面上笑臉盈盈,但實際上心裡是在罵孃的,果子出來了,現在就來搶了,誰不知道省政府來人是想幹嘛,無非是衝著那前期三百億,後期不知道多少的投資去的。
三百億華幣的投資,放在哪兒也是一筆大數目了。
要知道當年全國著名鋼鐵廠寶鋼投產時,先期投資也就是這個數目。當然要考慮到通貨膨脹,不過現在這仍然是一筆巨大的投資
而且最重要的,對方投資的內容,不是什麼工廠,也不是什麼礦山,而是直接解決當前最重大的一個社會問題的。老年人問題,老百姓看病問題,從來都是當地政府頭疼的一個大問題,也是重點問題。或許對方聚會時吹了牛皮,說什麼將來要面向全球。那要後期多少投資才夠,但至少這前期看的見的三百億,還是能解決本市周邊幾百萬人問題的。
齊北市作為省會城市,人口也有數百萬,老年人不少,養老問題,還有老年人醫療問題,同樣給本地市政|府出了巨大的難題。而本身資金預算是有數的,每年能劃撥到這塊的資金數量也是有限。
一個蘿蔔一個坑,現在突然多了一個坑,還是一個大坑,能放下好多蘿蔔,他們還不拼命。
而做這件事情,楊隆是準備下死力的。無論是從私人角度,還是從為民辦事上,他都要極力爭取卓川的這筆投資落在當地。從私人角度上講,這是他個人的一筆巨大政績,以後卓川的投資越多,他這筆政績就越鮮亮。
從為民辦事上,辦成這件事,只要卓川的老年城還在,齊北的老百姓就會一直記著他的好。
但現在來看他的反應還不夠快,級別還不夠高,好在他已經及時給市|委還有市政|府裡都通了電話。(未完待續。。)
ps: 首章vip章節,請大家多多支援老木
第一百六十三章 選址
楊副秘書長是個脾氣溫和的人,此時心裡也如此焦躁,足見這事情對他切身利益觸動之大。
身為市委副秘書長,被市委派出來和卓川接觸,目的是為了把握一下這個當紅科學家的思想動態,市委管人,這是他們的分內事,卓川的表現,足以進入他們培養的視線了。
雖然對方現在還是黨外人士,但別忘記了對方還只有26歲,還是預設的共|青|團員,所以他這個市委的人,才有名義和對方正式接觸的。
現在他在商務部辦公室裡,由於辦公區域都是玻璃相隔,他可以清晰地透過玻璃,看到卓川辦公室的一些情形。
只見省府秘書長趙松濤,這位他見過幾次的中年人,和卓川的談話中,一會低頭看向某個地方,一會時不時地臉上露出驚詫的表情,過一會,又是驚喜萬分,讓他看了,焦慮之外,還有不解。
這趙松濤作為省政府的代表,也是高官之一,見到的市面按說不少,怎麼會這副表情,對方到底和卓川達成了什麼協議?到底有什麼樣的收穫,才能讓對方如此驚喜?
想到這些,他愈發想要知道里面究竟發生了什麼,愈發想要這個老傢伙快點離開了。
在楊隆的焦急等待中,趙松濤似乎和卓川達成了某些口頭協議,終於心滿意足,慢慢悠悠地走了出來。
而卓川此時就跟在這位省政府秘書長的一旁,滿臉笑容地送對方離開。他會這樣表現。自然是對方解決了他之前的一個憂慮。
剛剛趙秘書長在最後是這樣說的,“小卓同志,你也是咱們齊省出身。我們都是老鄉,親不親,家鄉人,你有這樣回報國家,回報社會的心,大家都很高興,但這回報也有個先後順序。幹嘛不先回報自己的家鄉?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最後說句透底的話,只要你這個專案建在咱們齊省。要地有地,要人有人,上面領導換再多,你的專案只要還在。就不會失去關注和重視的”
作為一省高官。將話說得這麼直白透徹,如果傳出去,肯定是有負面影響的,不過卓川怎麼可能傳出去,對方這樣打包票,足可以見誠心了。
當然卓川不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了,他不會被幾句空口白話套住,不見兔子他是不撒鷹的。
但對方顯然也不會忽悠他。這年頭大筆的投資可不太好拉了,作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