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的這句話。”
見趙平予仍撓首苦思,怎麼也想不透其中關鍵,藍潔芸柔柔一笑,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鄭平亞對天門恨入骨髓,因為破敵事大,才勉強答應白寧楓的條件,讓日後以他和楊巨初為中心重整天門。他既如此深恨天門,又豈容得白寧楓兵不血刃地收降三大堂主,重整天門勢力?尚前輩和空靈大師也看出了此點,為了減少日後又一個強大天門的可能性,才要緩緩而進,逐步將天門勢力殲滅。”
“原…原來如此,”
原本繃起的肩膀鬆了下來,趙平予點了點頭,他也不得不承認,藍潔芸的看法其實有其道理,尚光弘的戰法雖可能造成我方較多死傷,卻是為了日後打算,鄭平亞的想法感覺上雖有些兒因私害公,卻也是正正當當的,只這想法絕不能公開言明就是了,尤其不能讓白寧楓知道,“潔芸還是比平予聰明,平予怎麼想還是身在廬山,完全猜不到其中關鍵。”
身為與天門最深仇大恨的鄭平亞既轉了向,少壯派的急進論登時失去了聲音,立時便從戰法的選擇進入了工作分配的階段,只沒想到在這兒又出了狀況。
原本在尚光弘的老謀深算當中,白寧楓算是己方的人,西向大橋該不用分配多少兵力;天門的實力以面南大橋這邊最強,五大堂主中的季韶與費清瑜兩堂人馬皆駐守於此,故己方該把主力放在面南大橋這邊,趁敵人對我方潛入之事尚不知情的時候,於衛哨守兵戒心最懈的凌晨時分發動突襲,一口氣解決季韶主力;東向大橋那邊的陰京常屬下有副堂主之尊的沈世珍作內應,只要動手之時沈世珍沒有臨時膽怯,戰勝應是舉手之勞,因此陰京常這邊不用擺上尚光弘這般名列風雲錄的高手,只要多放幾個派門,看來兵多將廣、威儀盛壯,便可使沈世珍不致於臨陣退卻。
只他卻沒有想到,本想將華山、終南和衡山三派人馬放在東路的計畫,竟會遭到華山派掌門長孫宗的反對。在長孫宗以為,東路這邊陰風堂人馬並不多,陰京常武功又是五大堂主之末,對付他根本不必放置太多兵力,便是沈世珍臨陣退縮,敵方的實力也不夠看,只要華山派的戰力就足以控制情勢,處置陰京常等人而有餘;至於終南和衡山兩派的人馬,就不用參與東路之戰了,讓他們參與面南大橋這硬碰硬的突破,增加己方惟一一場硬戰方面的實力,才是當務之急。
心中暗罵長孫宗此議未免太過輕敵,但尚光弘其實也知道,長孫宗意在爭功,又不想付出太多門人損傷的代價,才想一肩擔起對付陰風堂的任務,反正有沈世珍臥底,陰風堂戰力又弱,若交戰之中沈世珍能一舉襲殺陰京常,繼統陰風堂人眾,華山派佔領這座橋樑的任務可就輕鬆多了,或許還能兵不血刃,一舉破敵,可遠比面南大橋這一路以少林派為主的激戰容易建功。
本來陰風堂中還有個陰風十八軍的建制,可陰京常雖沒明白表示,但那神神秘秘的陰風十八軍,據白寧楓所說,根本只是瞞騙外人的名目而已,實際上根本沒這支戰力的存在。光從陰京常口中所說陰風十八軍的訓練地疊雲塔,白寧楓便曾暗地裡親自去探過,只見塔中機關滿佈,卻沒半個人影兒,更沒一點兒有人出入之跡,顯見這陰風十八軍恐怕僅有名目,純是用以欺騙外人而已,只是陰京常處事小心,竟連自己人也瞞著,口頭上怎也不肯承認這“虛張聲勢”之計。
不過華山派向為各儒家宗派之首,又兼地近關中,和朝廷來往密切,不少藩王子女都在華山習藝,朝廷威嚴雖在幾十年前的大亂中喪失不少,地方上全由節度使當家,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已衰微但朝廷仍有些影響力,財力上支援不缺,華山派的聲威也仍是武林一方之霸,絕不可輕易得罪,反正陰風堂的實力不強,實不足入眾人法眼,讓華山派滿足於這頭功也就罷了。
更重要的是,連終南和衡山兩派,竟也贊成華山此議。這原教鄭平亞著實吃驚,陰風堂那邊人馬最弱,又有人裡應外合,照理說是最好立功的地方,聽到長孫宗之意時,他原本還在擔心兩派會出言反對,沒想到兩派竟是異口同聲,寧可擔負面南大橋這邊最為危險的攻堅任務,弄得尚光弘和鄭平亞就算想要反對,還想增兵此路,最後也只有妥協,讓華山派獨當此任。
其實仔細想想,倒也不難想出端倪,華山派向來自恃甚高,雖在聯軍之中,言談行動之中還是擺著架子,還不只是掌門長孫宗而已,連其餘弟子也是一幅眼高於頂的驕傲樣子,想必華山恃有朝廷這雄厚的後盾,和其餘各派處得並不好,連少林這佛門之首,受過策封的天下第一大派都不怎麼放在眼內,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