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公俠兄來告,謂張愛玲有稿投語林,聲辯所謂“灰鈿”事,實予一期中“莞爾”一語所引起雲。聞之良深抱憾。予之“若有所悟”乃指愛玲因平先生不加稿費,而縮短篇幅,頗與一稿充兩期作文事相類,故而“莞爾”並非即以“灰鈿”確有其事,亦非以學生時代一篇作文充二篇與作家時代之“灰鈿”云云有何因果關係也。予素怕爭論,更怕人因予而引起爭論,“灰鈿”一案,已成過去,今竟因予一語而舊事重提,予實不勝其惶恐!(《語林》)
與秋翁並無難過
柳絮
秋翁讀我《灰鈿案平議》一文,謂餘存心與他難過,其實餘與愛玲女士秋翁先生,兩方皆無恩怨可言。前年文字徵嫌,在秋翁或猶深記,餘則已根本不放在心上,今以秋翁“存心難過”之言,始憶往事,頗悔落筆不慎,又以“平議”一文而招是非焉。
秋翁宣告文中,謂千金稿費,雖半年如一日,然愛玲女士之文稿字數,則已由萬字而減至五千字,實際上等於增酬。餘按以今日物價之高,五千字而給酬千金,倘亦與失面相悖矣。愛玲女士由遞減字數而至擱筆,其為不滿於稿費,理由至極明顯。秋翁先生所謂“按月給一千元,任她寫多少字”,胸襟自是寬大,然愛玲女士為《永珍》作長篇,究不能由萬字一期而暴減至千字一期,此意不知秋翁先生亦曾想到否?
順告秋翁先生,弟與任何人皆無難過,何況同為執筆人,幸釋錦注。(《力報》)
灰鈿
文帚
秋翁在他報撰《記某位女作家》一文,並注“一千元的灰鈿”六字,則針對張愛玲女士也。
戰後上海文壇,蘇青、張愛玲與潘柳黛稱女作家中三傑,蘇青以散文勝,張愛玲以小說勝,潘柳黛以多幽默感和熱情橫溢勝。此三人中,其實張之散文造詣亦深,有譽為當世女作家中之祭酒者,亦非溢美之詞也。
秋翁所謂“一千元的灰鈿”者,實言《永珍》雜誌曾預付張愛玲一千元稿酬,而數月以還初無一字寄來。惟據柯靈兄言,此款張擬退回。其實秋翁固不在乎此戔戔一千元,實由氣她不過,今餘以朋友資格為秋翁進數言,閣下豈非歡喜跳舞乎?一千元縱為灰鈿,則亦視若坐檯子,譬如攪落在別人身上可也。(《力報》)
女作家生財之道
一帆
十個人是九個沽名釣譽的,誰不喜歡名利雙收?真可謂“風頭可出直須出,莫待無風空出頭”,例如,“女作家”張愛玲就是其中之一。
張愛玲從“投稿”開步走,沒有一年,居然登龍有術,走上文壇,而且進一步儼然居當今“女作家”首席的地位(?)(編者注:原文如此)卻是出足風頭,因此利用這“出風頭”的機會,一面印單行本,贈送照片做號召,一面又寫舞臺劇本。
據說:這一個舞臺劇本,曾經刊過雜誌,如今又集在單行本中的《傾城之戀》。她自己的小說改編者,以香港作背景,故事也挺別緻,搬上舞臺,以張愛玲今日之“名”與“譽”,說不定能大紅大紫。姑不計忙壞了一般捧女人“作家”(不是捧“女作家”)。
這個劇本由柯靈的介紹,已經交給正籌備中的“大中”審閱中,如果幸而被“大中”作為開門第一炮劇的話,那一筆上演稅是著實可觀的!(《海報》)
關於張愛玲
秋水
張愛玲出版了《傳奇》的集子,除了奉送作者肖像以外,還特別加親筆簽名,這無非是招徠顧客的方法,但因此而引起了許多對張愛玲的口誅筆伐,文藝家不同於市儈,就在這等地方,偏偏張愛玲不瞭解這些。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平襟亞與張愛玲(6)
今日為作家談談生意眼,其實也並非是罪大惡極的事情,中國人一向具有寬恕的大度,更市儈化的事情,也正在搬演著,何況僅僅是一個文化商人呢!
憑良心說:張愛玲所作的小說,在近年的女作家中,可說是佼佼者,一半是她生活經驗豐富幫助了她,即就想象力的豐富而言,也較之其他女作家勝過一籌的。
當然,口誅不同於摧殘,但是對一個並無多大罪過的女作家,或者因為用了一千元灰鈿,而要大張撻伐,深覺多此一舉,而且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一些。(《力報》)
語林出版
留司
《語林》在雜誌中,別創一格,多輕鬆風趣之作,最近第二期出版,內容較第一期更為充實,當此肅清貪官汙吏聲中,該刊有受賄記一文,為貪官之現身說法。另有《一個學店的清帳》,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