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威脅,同時對俄抗議撤兵,亦無效。東三省處於兩大之間,為日俄必爭之地,俄既不肯撤兵,日亦不肯示弱,因此日本對俄宣戰。當時我國在此情形之下,十分為難,樞廷與直隸袁制軍再三電商,以李合肥與俄訂有同盟之約,論公法應助俄,而日本以保我領土,仗義興師,論情理應助日。然揆之當時我國之國力,無論助俄助日,均不可能,而戰場又在我領土之內。不得已,以遼河為界,宣佈中立,遼河以北劃入戰區。袁宮保以日本顧問坂西利八郎扮裝為中國人,時往盛京與日軍暗中聯絡,助以糧秣,日人因之以為袁有聯日之意。當時日使內田康哉,曾到外務部索閱*,外部即示以原約,日使閱後,很表同情。清室以東三省為發祥之地,不設行省,名為盛京,以將軍都統等武職滿人治理地方,多屬貪汙無能,以致土匪遍地,馬賊橫行。馬賊盡是關東大漢,槍支系以紅布,亦有頭扎紅巾者,故人稱為紅鬍子,均精槍法。其中有兩派,一派以張作霖為首,一派以馮麟閣(又名馮德麟)為首,這兩派名為劫富濟貧,不擾良民,人民亦比較同情。日俄雙方均爭取張馮,以偵探對方敵情,故張附日,而馮附俄。聞張對日軍,貢獻頗多,日軍亦頗重視,而張並不依勢凌人,故人亦稱道之。馮對俄軍,不如張之敏捷機警矣!後日本陸軍攻至鐵嶺,海軍亦攻陷旅順,時適在新年,餘與摯友在日本熱海溫泉渡假,見日本人興奮非常,每夜開提燈會,慶祝戰勝,東京熱鬧情形更可想而知。當日本徵召退伍兵之時,我住在中江家,見退伍兵應徵到東京者,軍部令分住民家,視房屋之大小,配住兵之多寡。中江家派住八人,中江家自動讓出六疊房兩間以住兵士,自家母子女三人,擠在四疊半的一間小屋。餘以外國留學生,不令讓屋。每日三餐,總以肉食餉兵士,兵士亦幫同操作,彼此和睦,恍若家人。我看了真覺感慨,中國人民與兵士,哪有這種情形,及到出征之日,家家戶戶,集團歡送,手持大旗,旗上寫的都是“光榮戰死”、“為國捐軀”、“祈必勝”、“祈戰死”等等字樣,以壯行色,於鼓勵之中,寓有不勝毋歸之意。
兵士踴躍前進,人民歡呼萬歲,歡送場面,人山人海。以這種字句來送出徵之士,在中國人視之,必視其為不祥,而他們則認為鼓勵軍士之必勝,即此可見其忠君愛國之心為何如矣。自佔鐵嶺陷旅順後,人皆以為直趨北滿,且搗俄京,而日本重臣會議,不宜前進,御前會議,亦同此意,前敵將領,亦皆遵從,遂止於鐵嶺,浼美國為介,派外相兼全權大臣小村壽太郎,與俄和議,要求賠償,為俄所拒,僅得繼承俄在中國的旅大租借權,及東清鐵路之南段讓與而已。俄真慷他人之慨,然已阻俄之南下矣。日本費了莫大的人力財力,受了莫大的犧牲,以戰勝結果,而所得僅止於此,無怪人民不滿,於小村歸國時,群眾高舉“辱國大使”旗迎於東京車站,幾遭毆打,而其家鄉之宅邸,已被焚燒矣!故小村對俄,時存報復防禦之心,東三省會議後,後來對我之言,亦是想中日兩國,提攜親善,共同防俄,惜事與願違,未獲實行。
當日俄開戰之時,我尚在日本,見日本軍人之踴躍從軍,我已心中感動。回國後,又見日本無條件歸還我東三省領土,其慷慨仗義之精神,已使我心折。我想小村既有此願望,終能見之實現。且以日本工業已有基礎,惟缺乏原料,我國蘊藏豐富,而工業落後,假使兩國親善提攜,有無相通,同時並進,假以歲月,不難同為富強之國,同為東亞兩大強國,不但防俄,且可維持東亞之和平。我基此心理,親日之感,由此而生。孰知日本軍國主義,日益抬頭,而我國故步自封,政治日腐,遂使日本以我國不足與謀,本為親華,變為侵華,廿年前慷慨仗義之精神,廿年後變為侵略戰爭之結果,思之能不憮然。而我之親日觀念,因之亦有變動,蓋可親者為有正義感人情味之日本人,若暴戾侵略之軍閥,則惟深惡而痛絕之耳。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一 畢業回國派商部行走
餘回國時已廿九歲,回國以前,新設商部已電調仲和、止欺及餘三人,回國後到部任事。到滬後,值三妹與王稚虹結婚,故俟婚禮後,晉京到商部報到,時商部尚書載振貝子(貝子為清爵位,次於郡王),右丞為楊杏城(士琦),左丞為唐蔚芝先生,侍郎為紹英(滿洲人)。部務都由唐公主持,貝子等居其名而已。唐公以舊科舉出身,而思想極新,提倡商務,力行新政,足見行新政者,不一定是要新人也。仲和先回國,與彥安女士結婚,賃屋於西城翠花街。餘初至北京,即寓其家。彥安夫人在西城辦了一所蒙養院,名第一蒙養院,以期擴充。其時中國尚未定學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