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勃:“不要緊,我可以補得天衣無縫,你放心!”
他取下了金球,又將之固定在另一個支架上,然後,他開始使用他特地自他工作的工廠中帶回來的“雷射光束反應攝像儀”。
他將那尖針對準了小孔,然後按下一個掣,一股極細的光束,筆直地由小孔中射了進去。
他又忙地按動了其它的許多控制鈕,那電視螢光屏,也已亮了起來。
一分鐘後,我們在電視的螢光屏中,看到了形像,那是一幅相當美麗的圖案,全是六角形的排列,整齊、美觀。而那是甚麼東西,即便是一個小學生看了,也可以立即回答出來的:蜂巢!
王逢源似乎也覺得有點不對頭,他又調整了幾個控制鈕,使電視螢光屏上的畫面變得更加清楚,但是仍是和蜂巢一樣的六角形的排列。
王逢源向電視注視了半晌,才攤了攤手:“一切儀器的工作,都十分正常,所以我說,那便是金球內部的情形了,這隻金球的內部,並沒有甚麼東西,但是它的內壁像蜂巢。每一個六角形的大小相等,每一邊是零點三公厘,看樣子,那種蜜蜂相當小,是不?”
王逢源還有興趣幽默,我卻十分沮喪。
王逢源又道:“讓我們來看看近鏡,你在電視上看到的,是放大了一個六角形的格子!”
他一面說,一面調整儀器,電視機上果然出現了一個大六角形的格字,當我和王逢源兩人仔細向那大六角形格子看去之際,我們兩人都不禁呆住了。那六角形的格子之中,並不是空的,而是有著許多東西。
那些東西的形狀之怪,我們無法叫出名堂來,當然,也不知那些東西有甚麼用處。
金球的表面雖然平滑,但是內壁卻十分粗糙,是以才會在放大了之後,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
但是,那些奇形怪狀的東西,卻顯然難以全歸咎於金屬表面的不平滑。
因為我們還看到了,在一堆如同牛屎也似的東西上,有一根管子,向外通去。
當王逢源調整儀器的攝像角度之際,我們發現這根管子,通向另一個六角形的空格,接著,我們更發現,在每一個六角形的空格中,都有同樣的管子,四通八達,通向別處,在金球的中心部分,有一個六角形的立體,是連結那麼多的管子的總樞,在管子的其它部分,有時有一個小小的隆起。
我和王逢源兩人,對著電視螢光屏,足足看了一個小時,直到眼睛發痛,仍是弄不明白我所看到的,究竟是甚麼東西。
王逢源苦笑了一聲,關掉了儀器:“看來,這像是一個摩登蜂巢,那些管子,倒像是蜂巢中的交通孔道一樣,對不?”
我苦笑了一下,王逢源自然是在講笑話,但是,王逢源的話,又不是全無道理的。那許多管子(實際上比頭髮細得多)四下交叉,到處連結,但是卻一點也不亂,看來真像是交通線。
我在沙發上坐了下來,在我的預料中,金球的內部,應該是裝置著精密的儀器的,但現在卻是這樣莫名其妙的東西!
那些東西究竟是甚麼,我和王逢源兩人都說不上來,而且金球內部的一切,都是小得要放大幾百倍,才可以看得清楚,就算將金球剖了開來,我只怕也沒有這個耐心去研究它。
我道:“好了,第一流的工程師,你可以將小孔補起來了。”
王逢源卻奇怪地瞪著我:“咦,你這個人,怎麼一點科學觀點也沒有的。”
我幾乎想罵他幾句,但是我心意闌珊,只是冷冷地道:“甚麼叫科學觀點?”
王逢源道:“科學觀點就是做一件事,在未曾徹底做好之前,絕不休止。你如今已明白金球內部的東西是甚麼了麼?為甚麼要我補起小孔來?”
王逢源的話,雖然講得十分不客氣,但是卻使我的精神為之一振,自沙發上一躍而起:“來,我們來繼續研究。”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王逢源動用了他的假期,我和他幾乎日日夜夜在工作室中。我們化了三天的時間,將金球放大了幾十倍,製成了一個模型。
那模型的內部是全部按照電視螢光屏中現出來的情形所製成的。
做好了這個模型之後,我們再進一步地探測金球內部的那些其細如髮的管子,那是空心的。而空心之中,又沒有別的甚麼。
王逢源又自作主張地弄斷了一根那樣的細管子,仔細觀察管子的內部。
在他剛告訴我弄斷了一根管子之際,我還不同意那樣做法,但是,當管子內部的情形,反映在電視上之際,我們都驚訝得跳了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