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要命喪宵小!
心知此去必死,谷擎天也不再多話,只向眾人道了一句:“大家各自珍重吧!”當下提槊打馬,直奔峽道口!
第五卷 民生民計 第十八章 茶馬古道(2)
谷擎天單身打馬來到峽道口,身後四騎則遠遠綴著,留出了最佳的衝刺距離。四名近衛軍騎士在等待谷擎天殺出峽道口,將外面的包圍撕開裂口,然後再趁機衝刺突圍!
至峽道口,瞥見了前方地上橫陳的絆馬索,谷擎天冷冷一笑。這招對驟不及防的騎兵有用,可對現在的他卻是屁用沒有。
谷擎天打馬衝刺上前,不及鍾氏族人拉起絆馬索,便揮槊將其挑斷,口中兀自大喝:“吾乃大趙近衛軍,誰人敢擋!”
隨著谷擎天的衝刺,其後的四名士卒催著馬兒開始小跑,緊接著就要尾隨衝刺殺出。
峽谷外,鍾從雲聽得谷擎天大喝,心中立時一顫:大趙近衛軍!……大趙!我們的家鄉不就是在如今的大趙麼?
雖然鍾氏一族的後人從沒有去過大趙,但是,自從被南詔王趕出自己的生息之地後,他們常常談起、想起的正是自己先輩曾經生活過的土地————那已是強盛無比的故土故國!
鍾從雲連忙大喝一聲:“住手!散開,全都散開!”
包圍在峽谷外的鐘氏族人聞聲急速散開,倒把衝刺而出的趙國諸人搞了個措手不及。
谷擎天與幾名士兵剛及衝出,卻聽得有人高叫“住手”,並且前方攔阻之人也迅速散開。幾騎瞬間收刀槍,打馬在鍾氏族人面前兜了一個小圈才止住衝刺之勢……這也不是幾騎不能驟停,而是幾人愛惜馬兒,不願將戰馬勒傷。
鍾從雲一把扔掉手中的木棍,幾步來到谷擎天的馬前,激動問道:“將軍,你可是大趙國人?”
谷擎天為蜀地人,他很是奇怪,這南詔國匪人居然口吐大趙劍南蜀地語言。心懷此念,谷擎天立即答道:“不敢當‘將軍’之稱,我等正是大趙國人!敢問……兄臺可是劍南蜀地之人?”
鍾氏族人圍上前來,人人面上顯出激動神色。
鍾從雲答道:“不錯!我們都是蜀人!”
谷擎天見眼前的匪人似無惡意,連忙又問:“那,兄臺可否使谷內人停手?”
鍾從雲忙擺手,道:“將軍,你誤會了!追擊將軍的並不是我之族人。”
谷擎天大喜,急忙跳下馬來,施禮道:“如此,兄臺可否助我等退卻劫匪?”
鍾從雲點點頭,二話不說,返身抓起剛才扔棄的木棍。“小輝帶二十人跟我進谷,其餘的人將絆馬索接上,守住峽口……要是自己人就放過,要是賊子就截下!”隨即,鍾從雲一邊領著人向前小跑,一邊大聲對谷擎天說道:“將軍,你就帶著屬下在這裡認人罷,別讓他們誤傷了你的手下!”
谷擎天一聽之下未作回答,幾步來到薛道衡面前,道:“太師,末將留下兩名兄弟在這裡護你,就委屈您了!……待末將另領兩名兄弟前去助戰!”
薛道衡點頭應允。谷擎天覆跳上馬,就要招呼兩名士卒返身入谷。此時有鍾氏族人攔住,道:“將軍,穀道狹窄,騎馬入谷反是累贅,不如步行。而且,將軍也不必入谷,穀道容人有限,人多了也是無用啊!”
谷擎天大覺有理,先前遇敵時落荒而逃,只是擔心被兩頭堵截夾擊,卻不是因為自家兵少、敵方勢眾的原因。谷擎天略一思索,連忙招呼兩卒跳下馬來,取得鞍前單弓弩,帶足弩箭。
谷擎天與攔阻之人道:“感謝兄臺提醒,我這弩箭強勁,在谷中當能派上大用場,且讓我等入谷滅掉那些賊子罷!”先前被迫狼狽而逃,谷擎天心中一直窩著一股氣,此時擔憂既無,他就要大開殺劫!
……
※※※※※※※※※※※※※
南詔國都城太和城,皇宮中。
南詔王的寢宮正中央有一個長方形的寶座,寶座之前有一張方桌,此時南詔王皮邏閣就端坐在寶座上。而在他對面,一個俊秀的年輕人端正地侍立著,神態恭敬,正在聆聽他的教誨。
“亞諾,你可知父王為何要派人追襲大趙商隊?”
那叫做亞諾的年輕人沉吟一下,道:“父王,您可是擔心大趙與吐蕃結交,對南詔不利?”
皮邏閣眉頭一皺,顯然對這個答案很不滿意。
“亞諾,你錯了!趙國隴右道便與吐蕃接壤,兩國民間來往已是頻繁,其中官方雖無來往,但觀其趨勢,兩國結交也只早晚的事。因此,我們耗費心機去阻撓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