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顧不上體諒李元霸大戰後身心的疲憊,一道軍令把李元霸招回長安,著他領兵三萬急赴潼關相助李世民。
就在唐軍緊急部署,準備滅反王而得天下之際,天下形勢卻又起了變化。
眾反王殺出揚州之後,宇文述聞得自己所獻計策失敗,一心害怕楊廣怪罪,整天提心吊膽。他本已是年老體弱,重病在身,怎經得起如此驚恐。沒幾天工夫,這個大隋第一奸臣終於在恐懼中死去。而其子宇文化及見大隋氣數已盡,與弟弟宇文智及、宇文士及發動兵變,率兵進入江都宮,縊死了煬帝楊廣,殺盡皇家宗室,意欲自立為帝。而本已逃出甚遠的眾反王得了江都大亂的訊息,全都停下了逃跑的勢頭,眾人合計一番,竟又舉兵殺返揚州,要奪取傳國玉璽,分了大隋天下!
楊廣一死,大隋實質上的君王已經沒有了,本來就分崩離析的中原大地陷入了更大的混亂和分裂之中。天下百姓和各方勢力開始憧憬和覓尋著一統天下的真龍天子。。。。。。這越來越激烈的動亂或許就是黎明到來前的黑暗吧!
李元霸已可看清楚潼關城樓上唐軍的紅白雙色大旗,而城上守兵早就通報了李世民,此時李世民和柴紹也已來到城樓上觀望。柴紹興奮地向李世民指點道:“二哥,喏,那中軍大旗下的黑袍小將就是元霸啦,認不出來了吧?。。。。。。嗨!旁邊那個拿斧頭的叫程咬金,是個直性子人,咦?。。。。。。有程咬金在,怎麼不見王伯當?。。。。。。”
聽著柴紹興高采烈的介紹,李世民也微笑著。自己這個四弟小時侯還肯親近自己,只是近十年不見了,不知他又是如何心性?不過。。。。。。他的勇武善戰到是耳聞頗多,還有他統領的風旅聽說也是一支強悍的部隊,據說那閒來無事做的知機子又在編排英雄譜,自己的這位四弟很可能就是譜上第一人。。。。。。且不管他長大了還親不親近自己,就是衝著這些自己也得和他多多親近。
一念至此,李世民轉身吩咐:“大開城門,我要出城迎接趙王!”
。。。。。。
秋月如鏡,趙國公府內好生安寧。王曉蓉坐在後花園的青石凳上,潔白的手指輕輕撫弄著一枚玉佩。夜空中那皎潔的月光灑在玉佩上,照出滴落在玉佩上的一粒晶瑩淚珠。
秋風習習,已自帶著一絲涼意。丫鬟思雪捧著一件秋衣來到王曉蓉身邊。為曉蓉披上衣服,思雪輕聲道:“小姐,你又在想趙國公了?”
王曉蓉低下了頭沒有說話,手兒握緊了玉佩。“小姐,要不咱們去找他?”王曉蓉猛地抬起頭來,黯淡的眼睛一亮,但隨即她又埋下頭去。許久,王曉蓉低聲說道:“還是算了吧!他要心裡真有我,不論我在不在他身邊他都會念著我……他心裡要是沒有我,找到他也是沒用。。。。。。”又是一滴淚珠落在了王曉蓉緊握玉佩的手背上。“小姐,你每日裡這樣冥思苦想會把身子想出毛病的……趙國公也真是的,既然與小姐定下了親事不若就一併把婚事辦了,這麼拖拉也……”王曉蓉插口打斷思雪的話,說道:“思雪,這也怪不得他。他是英雄,英雄就該去平定天下、開疆拓土。誰讓我喜歡上他呢?既然喜歡上了英雄就得承受分離、等待的苦楚……”
自從得知哥哥陣亡之後,王曉蓉就成熟了許多。她考慮事情再不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她開始知道為別人著想。
“思雪啊,你想念過一個人嗎?”“想過啊!”“哪是什麼滋味?”“好想他回家……嗯,還有餓!”“餓!?”“是啊!婢子母親死的早,小時候家裡全是爹爹做飯,每天婢子都要盼著他早點回家……但是爹爹要種地做活,常常都是在婢子餓得眼冒金星的時候爹爹才會回家。”“啊!你原來說的是……”
十八路反王有感當初一盤散沙被隋兵追得灰頭土面的狼狽模樣,於是一致推舉了勢力最強的瓦崗軍首領李密作大元帥,統一提調各路人馬。一番休整之後,眾反王收拾起散亂兵馬,五十萬大軍氣勢洶洶殺往江都。
此時江都政局不穩,人心散亂。宇文化及聞得十八路反王合兵五十萬殺來,心中大驚。當下宇文化及傾盡江都三十萬軍隊,遣了弟弟宇文士及領兵守城,而自己收拾了金銀珠寶連夜棄城奔逃。奸臣世家豈有笨兒男?眾反王一到城下,宇文士及就開城投降。得知宇文化及已逃,心繫傳國玉璽,李密親自帶了兩萬人馬追趕宇文化及。好容易在第二日黃昏時候追著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只帶有一千親衛,怎敵得李密兩萬人馬。大殺一陣後宇文化及被誅,傳國玉璽也為李密所得。
李密得了玉璽,連忙趕回江都,就要獨吞玉璽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